第二百四十章 媒體熱評
梁園築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章 媒體熱評,1979我的文藝時代,梁園築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部小說到底有多火,看看到底有多少報紙在上面發表關於它的評論就知道了。
此時,學校的迎新已經結束,姜玉樓也閒了下來。他靠在宿舍的椅子上,視線掃過桌子上的一沓報紙。
差不多有十來份報紙,分數不同的報社。之所以這麼多報紙出現在他面前,都是因為上面有關於《情書》的評論。
衛國平站在一旁嘟囔道:“玉樓,報紙給你找來了,十幾份報紙呢,你可得給我報銷。”
“放心,少不了你的。”姜玉樓道。
他又道:“于敏呢,還在耍小性子?”
“誰讓你在小說了用了他的名字的。”衛國平翻了個白眼。
“當時可是他自己要求的,你們又不是沒聽到。”
“可是,那個角色也太……太那個了吧。”
“可是什麼?”
“按照你的說法,那個角色也太……太舔了吧。”
“有什麼問題嗎,最後于敏的角色不是抱得美人歸來嘛。”
“……”
衛國平腹誹道:這能一樣嗎?
只是面對積威深重的姜老師,這話他肯定是說不出口的。
“不用管他了,過一陣自然就好了。”姜玉樓揮揮手,他要看報紙了。
他拿起第一份報紙,《燕京日報》,
“《情書》是一部非常感人至深的小說,透過兩個女子之間的書信交流,展現了純真而珍貴的愛戀。作者以含情脈脈的筆觸,清麗細膩的文字,展現出一種深深的青春愛戀的眷戀。”
嘿嘿,有眼光。
看到評論,姜玉樓心情不錯。
接著,他又拿起第二份報紙,《中國青年報》,翻了幾頁後,找到了關於小說的評論,
“《情書》這部小說的文字表達非常出色,可見作者姜玉樓的寫作功力又有提升。作者透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入的心理剖析,將兩個女子的情感世界展現得淋漓盡致。每一封信都是一次深刻的內心獨白,讓人感受到了人物內心的波動和情感糾葛。”
這份報紙將目光放到了小說中兩位主角的心理描寫,除了作家本人對人物內心的解讀外,還談了自己的看法。
“我寫的時候有想那麼多嗎?”姜玉樓撓了撓頭,自言自語道:“應該有的吧。”
他點了點頭,用筆將這段圈起來,說不定以後會出現在教科書上,這就是標準答案。
接下來他又看了幾份報紙,有誇讚小說情節描寫的,
“《情書》中的情節安排也非常巧妙,透過同名同姓的誤會展開情節,使得故事充滿了戲劇性和張力。作者透過巧妙的情節安排,使得整個小說充滿了轉折和驚喜,讓人無法預測下一步的發展。”
也有讚揚人物形象描寫的,
“小說中的人物形象也非常鮮明,兩個女子的性格和心理都非常複雜,讓人感受到了人性的多樣性和複雜性。”
還有對小說主題進行討論的,
“小說的主題也非常深刻,透過展現青春時期的愛情和成長經歷,讓人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人生和價值觀。小說所傳達的關於愛情、友情和成長的思考,對於讀者來說是非常有啟示意義的。”
真正讓姜玉樓滿意的還是《人日報》文藝版上面的評論,
“《情書》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小說,它透過深入的情感剖析和巧妙的情節安排,展現了人性的複雜和多樣。同時,它也透過深刻的思考和啟示,讓讀者對自己的生活和價值觀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非常推薦這部小說給所有喜歡閱讀的人。”
沒錯,非常推薦!
這年頭《人日報》的影響力可是非常誇張的,就連這張報紙上都推薦大家閱讀《情書》這部小說,那麼當越來越多的讀者看到評論,會有多少人受到影響購買他的小說?
銷量爆炸好不好!
“哇哈哈!”姜玉樓收起報紙,大笑起來。
徐向東被他的笑聲嚇到了,“神經啊,怎麼突然笑起來了?”
“沒什麼,突然看到一個有意思的新聞。”姜玉樓一本正經地說道。
徐向東好奇道:“哦,我看看?”
姜玉樓沒有拒絕,將《人日報》文藝版中評價他小說的那部分放到了正面遞給了他。
徐向東接過報紙的那一刻就後悔了,“不是,你讓我看這?”
又被呲了一臉,好氣啊!
“這不是你自己要看的嗎?”姜玉樓聳了聳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