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算》上市即大火
梁園築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算》上市即大火,1979我的文藝時代,梁園築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四月,《暗算》的單行本正式上市發行。
這本書一經發行,就上了書店的重點推薦名單。當然,這個年代還沒有什麼重點推薦名單,但是成熟的店長自然知道哪本書火,或者哪本書有火的潛質。
毫無疑問,《暗算》就是有大火潛質的書。
首先,《暗算》今年在《當代》第一期上發表的,而《當代》第一期創造了這本雜誌自創刊以來的銷量記錄。
一個月時間,銷量超過三十萬冊,這是多少創刊多年的大型文學雜誌都沒法達到的成就,可《當代》卻輕易達到了。
而他之所以能創造出這樣的成績,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是其中的一篇小說《暗算》帶來的。
其次,就是題材了。
《暗算》是諜戰加懸疑題材,這可是目前國內小說中尚未有人涉及的題材。加上小說中的英雄主義,家國情懷,稍作推廣就能在書市引起驚濤駭浪。
最後,就是小說作者本人了。
姜玉樓這個名字,近兩年出現在報紙上的次數太多了。詩人、文學作家、小說家,隨便一個頭銜都是普通人可望而不及的,而他卻能做得非常好,如此天才式的人物,也能順利地引起讀者的興趣。
還有小說質量、讀者群等等,這些理由加在一起,難道還不值得書店下注嗎?
不,不應該說是下注。在1980年上半年,書市如同一潭死水一般,《暗算》單行本將如同一顆炸彈,刺激到整個圖書市場的活躍。
那麼,《暗算》上市後會出現滑鐵盧嗎?
答案是否定的。
《暗算》火了,大火。
到底有多火呢?
就拿燕京的新華書店舉例。
由於上市之前,就已經有做宣傳。因此上市第一天,也就是週末,燕京的新華書店外就已經排起了長龍。
排隊的人一多,大家自然而然聊了起來。
一個瘦高個,戴著一副眼睛,斯斯文文的年輕男子拍了拍前面一個男子的肩膀問道:“哥們,你排隊是買什麼書的?”
被問到的人有些胖,就叫他胖子吧,胖子轉頭看了眼瘦高個,回答道:“一部新上市的小說,叫《暗算》不知道你聽過沒有。”
“臥槽,《暗算》?我也是來買《暗算》的!”瘦高個道。
胖子眼前一亮道:“你也是書友啊!”
“這本小說寫得太好了,不過之前是在雜誌上,看著不過癮。這不出單行本了嗎,就想買來好好看,還有收藏價值呢。”瘦高個道。
胖子道:“嘿,你和我想的一樣。等書買上了,咱們回頭找個機會好好聊聊小說內容。”
“那感情好啊。”瘦高個道。
這時,兩人身邊的一個大爺忍不住說:
“不是,合著你們都是來買《暗算》這本書的?我為了買這本書,可是一大早就來排隊了,本來以為來得夠早了,現在看來是失策了。”
兩人一看,說話的是個頭髮花白的老大爺,驚訝道:“老大爺,您也是《暗算》的書迷啊?”
如果是的話,這是年紀最大的書迷了吧。
老大爺搖頭道:“不是,我是替我的小孫子買的。”
瘦高個問道:“您孫子多大啊?”
“我孫子現在上小學了。”老大爺自豪道。
胖子豎起來大拇指:“小學就能看懂這麼深奧的小說,太厲害了。”
老大爺笑著道:“倒也不是,買來以後我兒子讀給他聽。之前買的雜誌上也有,不過是借別人的。正好這次出了單行本,就想著買上一本。”
這下,兩人更佩服了。
就這麼一會兒,湊到一起聊天的人越來越多,問了之後眾人才知道,排隊的人這麼多,十有八九都是來買《暗算》的。
胖子擔憂道:“哎呦,這麼多人要買《暗算》,也不知道書店有沒有備足貨。”
他之所以擔憂,除了排隊的人大多要買這本小說,還有個原因是他們在隊伍的後面。
“應該沒問題吧,這麼大的書店呢。”瘦高個倒是沒多少擔心的。
就在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聊天時,書店的大門開啟了。
大家有序地排隊走進書店,目的卻很統一。
“同志,給我來一本《暗算》。”
“我也是,我要三本。”
“我要六本!”
“……”
書店的店員都快懵了,她工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