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開戶存款
梁園築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二章 開戶存款,1979我的文藝時代,梁園築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存進去的,或者說是電匯。
此時,坐在車上的他風輕雲淡,在前面開車的李建軍卻是一臉的震驚之色。
一千五百萬円啊,頂得上東京上班族五年的收入了,而這還只是姜玉樓身家的很小一部分。他可是知道姜玉樓的小說銷量有多好,而那一部分稿酬還沒到賬呢。
當作家這麼賺錢?
他有些為多年前的選擇感到後悔了。
不過,這只是他瞬間情緒失控所致,下一刻他就已經明白了,平庸的自己根本無法成為像姜玉樓那樣優秀的作家。
他看著後視鏡中神情平靜的同胞,輕聲詢問道道:“姜老師,接下來我們去哪?”
“唔……我想想。”姜玉樓思考片刻後,問道:“小李,你對附近熟悉嗎?”
李建軍問道:“您指的是千代田區嗎?”
“沒錯。”
“還可以吧,我在這裡生活了三年了,周邊還是比較熟悉的。”
“那你知道附近有沒有房屋中介公司。”
“啊?”
李建軍一個沒繃住,差點喊出來。
不是,姜老師,你又是在東京開戶存錢,又是詢問房產中介的,你真的不是打算移民嗎?
“好好開車,不要分神。”姜玉樓提醒了一句後,才解釋道:“我挺看好東京的房產升值潛力,加上手頭有一筆錢,所以準備在東京買一處房產。”
李建軍剛想勸說他不要有這種想法,畢竟東京不是燕京,房價太高了,華夏人哪裡有這麼多錢在這裡購置房產。
可是話到嘴邊,他才想到後排坐著的這位可是他認識的最有錢的華夏人,就他東京賬戶裡的錢,都夠買一處公寓了。
半晌,李建軍憋出了一句,“我知道有一家。”
既然李建軍知道,姜玉樓也能放心的在後排閉目養神了。
此時還是1981年,東京房價雖有起勢,但尚未暴漲,股市也是一樣,預計要到84年才會真正進入泡沫年代,在此之前,要儘量積攢原始資本,到4年後才能趁著大勢分到時代的紅利。
一千五百萬円,倒是可以在千代田區買到一處不錯的公寓房,但是還需要6年才能帶來最大回報。
這筆投資最少可以為他帶來八倍的回報,在這個年代可以算是非常不錯的投資了。
1981年東京的房價大約在一百萬円
坪左右,當然根據地段之類的價格不同,豪宅自然是不設上限的。
千代田區被東京人叫做“市中心”,除了政治中樞的職能外,島國的諸多著名公司的總社也設在該區。
東京五大區域的現狀是:都心城南城西屬於「三高」,居民收入高、房租高、生活費高,也是外國人對東京都市的印象;另一方面,城北城東則是較平民的區域,城東尤其有一些區域被稱為「下町」,例如日本橋、淺草附近。
文京區集中了島國不少的國私立大、中、高等學校,因而得有文化教育區之美名,不光東京大學和御茶水女子大學在此,還有全島國最優質和最密集的教育資源,其治安在東京都可以算得上是最佳檔次。
上述所說各區有的,千代田區也都有。而皇居等則是其他區所沒有的,因此,政府高官和商界人士以居住在千代田區為榮。
很快,李建軍的車停在了房產中介公司的店面前。
在島國,房產中介公司叫不動產社,李建軍當時來東京留學,找住的地方就是拜託的這家會社。
剛進店門,李建軍就看到了熟人,“你好永嘉小姐。”
永嘉小百合,是東急不動產會社的員工,也是李建軍的老朋友了。
“嗨,李桑好久不見。”永嘉小百合笑眯眯的同他打著招呼。
李建軍看著一副都市麗人打扮的小百合,心都化了。自從來東京第一次見到小百合後,他便覺得自己心有所屬了。
只是兩人之間在各個方面都有著不小的差距,因此他從來沒有想過表白,倒是會經常找藉口來見見小百合。
哪怕一起喝杯咖啡,看著她的笑容,李建軍的好心情都能持續一週。
“我是……我是陪……朋友來看房的。”
李建軍紅著臉哼哧了半天才蹦出了一句來。
“是李桑身旁的先生嗎?”永嘉小百合笑著詢問道。
她注意姜玉樓很久了,當然是因為他身上的穿著,算是相當古早時期的穿著了。
而且他的身高和氣質,看著就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