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陝西不只有路謠
梁園築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二十章 陝西不只有路謠,1979我的文藝時代,梁園築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拙作還差不多。”陳中實有些不好意思,但還是將一疊手稿拿出來,珍而重之的交到了姜玉樓手中,“就是這部了,我寫完也有一陣,就是不知道成不成。”
姜玉樓微微一笑,然後非常鄭重地低頭翻閱手稿,陳中實在一旁抽著煙,表情平靜。
時間如流水般匆匆逝去,而煙霧依舊在空氣中瀰漫,姜玉樓抬起頭來看向陳中實,眼神異常明亮,
“陳大哥,你的這篇稿子交給我們《最文學》來發表吧!”
陳中實那平靜的面容有了一絲明顯的錯愕,“我的這部中篇真的能發?”
“可以。”姜玉樓給出了肯定的答覆,接著,他又拍了拍手中的作品,讚賞道:“陳大哥,你的這篇《康家小院》雖是濃濃的鄉土味兒,卻蘊蓄著勃勃的生命力量,向前,向上,激勵著人心,完全夠得上發表的標準。”
陳中實神情激動,多少年了,他從事寫作這麼多年來,投稿次數不少,但哪裡有過如此順利,姜玉樓看了一遍,就說可以發表,而且還一通誇獎,讓他有些不適應,但又激動莫名。
他過去數年間,一直醉心於短篇小說的世界,筆耕不輟,以期為讀者展現一個又一個精彩絕倫的故事。
然而,直到三年前,他正式踏入了陝西作協的大門,才萌生了向中篇小說領域邁進的念頭。
這個決定,既是對自己創作能力的一次挑戰,也是對未來創作道路的一次全新探索。他期待著在這個更廣闊的舞臺上,用更加豐富的情節和更加深入的人物塑造,為讀者帶來更加震撼的閱讀體驗。
“沒想到我進軍中篇小說的領域果然沒有錯。”
陳中實老老實實的對姜玉樓說起了他創作中篇小說的原因。
他已經不再年輕了,短篇從來不是他人生的全部,而中篇乃至長篇才是他的追求。但是他失敗的次數太多,多到他本人都有些麻木,有些不自信。
“《康家小院》耗費了我很多心力,但是這個創作過程我真的很滿足。也就是這一刻,我才知道中篇和短篇相比,真的是一片不同的天地。”
陳中實神情帶著一絲感嘆,在感嘆著做決定的不容易,也是在感嘆自己的成功。
“陳大哥,你成功了,你寫出了一部足夠發表,讓全國讀者看到的中篇小說。”姜玉樓讚賞道。
不想,陳中實卻搖了搖頭,“我知道自己還差很多,即使《康家小院》成功,也只是一時僥倖,說明不了什麼。”
“不,你錯了。”姜玉樓面色嚴肅,“雖然文學創作確實需要一定的天賦,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透過努力和學習來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足夠的鍛鍊,足夠的寫作,足夠的知識補充,這次就不是僥倖,而是厚積薄發。”
陳中實想了想,點頭道:“姜社長,誠如你所說,我覺得現在的工作不適合我。”
“為什麼呢,文化館的工作難道不夠清閒嗎?”姜玉樓問道。
陳中實苦笑一聲,“尸位素餐罷了。我更想在一個不受打擾的地方,安靜地搞創作。”
“那你為什麼不當作協的專職作家呢。”姜玉樓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他也覺得,陳中實這麼優秀的作家之所以年過四十還沒有迎來大爆發,可能就是因為他在不適合的工作崗位上,耽誤了他的發揮。
“專職作家?”
“當了專職作家,你不需要上班,可以安心搞創作。”
陳中實左思右想後,下定了決心,
“好,回頭我就打申請,這個文化館的工作我不幹了,我要去作協當專職作家!”
“陳大哥,雖然你想安心搞創作,可也別忘了補充知識,還有多和作家交流也是成長的一部分,閉門造車永遠不會有成果。”
每個人的成功必有他的成功之道,這點是學不來的,只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才能迎來真正的爆發。
姜玉樓接觸的作家也不少,但能像陳中實這樣看清自己的,卻是少之又少。
“陳大哥你這種想法是對的,努力的方向也是對的。”姜玉樓拿起手中的稿子,鼓勵道:“我覺得要不了多久,你就能寫出比《康家小院》更好,更優秀的作品。”
陳中實聽到這話,臉上的笑容帶上了幾分自信。
姜玉樓輕輕地把稿子放到桌上,語氣隨意地彷彿只是在閒聊,“陳大哥,你讀過路謠的《人生》嗎?難道就沒想過也寫一部長篇大作,讓世人知道陝西不只有路謠,還有陳中實嗎?”最近轉碼嚴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