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園築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章 素材這不就來了?,1979我的文藝時代,梁園築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混京圈只是姜玉樓的一個笑話,現在是什麼時代,還沒有京圈這個概念呢。

比如說王爍,他還沒有九幾年那麼牛叉,大院子弟的關係網是有的,但是國內卻也沒有娛樂圈的概念。

相反,等他成名了,想要結識他的人能排一條街。

姜玉樓之所以坐在這裡,還是看在衛國平的面子上。

否則的話,他和劉所拉,王爍等人暫時也沒有交集,犯不著湊在一起。

不過好在這批人目前也沒什麼壞心思,加上都喜歡文學,倒也能聊在一起。

也不知道是誰起的話題,突然聊到了個子的父輩。

劉所拉對自己的家庭倒是聊得不多,反而王爍倒沒什麼顧慮,很喜歡這個話題。

“老頭是45年參軍的,也許他天生對數字敏感,參軍後有部隊的幹部發現了他的才能,就調到了電訊處,做的就是偵聽破譯敵電的工作。也是老頭的運氣,很快解放戰爭爆發,老頭破譯的電碼派上了大用場,立了許多功勞。後來解放了,又是上軍校,又是留校任教,仕途也算順遂。”

他口中的老頭子,自然是他的父親,老一輩的革命軍人。

王爍的朋友不知道聽他說了多少回,對他的故事並不感興趣。

可是姜玉樓是第一次聽,卻覺得分外新奇。

尤其是在電訊處偵聽破譯敵電的工作,更是讓他眼前一亮。

自從《黃土地》創作完畢,他一直沒有想好第三部作品寫什麼。沒想到今天不僅認識了王爍他們,還在王爍的故事中得到了寫作靈感。

後世,關於竊聽,電碼破譯的電影小說有不少,有名的如國外電影《竊聽風暴》,國內的也有《竊聽風雲》《聽風者》《風聲》等,小說就更多了,如《風聲》和《暗算》等。

《竊聽風暴》講的是民主德國的故事,雖然同是***大家庭的一員,但是外國人的故事還是會讓國內的讀者產生疏離感。

《風聲》和《暗算》就不同了,講述的都是我軍特工人員為了祖國和人民不惜犧牲生命的故事,讀起來更有代入感。

至於兩部作品選擇哪一部,姜玉樓更傾向於暗算。

原因有四,一個是《暗算》的文學性更高,印象裡這部小說可是在後世獲得過茅盾文學獎。

第二個,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中就有《暗算》。

第三,故事性方面,《暗算》是勝過《風聲》的。

第四,也是主要原因,那就是王爍。他需要的一些素材完全可以透過王爍之口得到,有了素材來源,也不用擔心有人會質疑他沒有從軍,哪裡會知道這些資訊。

姜玉樓一副很感興趣的模樣:“王哥,關於我軍情報人員的故事我挺感興趣的,尤其是叔叔從事的工作,,方便的話可以給我說說嗎?”

王爍眼前一亮,開心道:“可以啊,抗戰時候的故事沒什麼不能說的。我小時候我爸可是經常給我講他戰友的故事,我可是聽了一耳朵,你想聽我都告訴你。”

李媛媛連忙打斷道:“爍子,你停停。你那故事我們都聽膩了,你要是想講,私下再說吧。”

老王的故事他都聽到耳朵生繭了,她們可都不想聽了。

衛國平也是拉著姜玉樓的袖子道:“玉樓,老王講起來跟和尚唸經一樣,沒完沒了,完全把聚會當練口才的地方了,我們以前可遭老鼻子罪了。”

“對對對,私下說,你們聚會散了怎麼聊都成。”

“哎呦,爍爺可饒了我們吧。”

姜玉樓和王爍眼見群情激憤,只能暫時止住話題,尤其是王爍,滿臉的遺憾。可見,想要找個對他胃口,又願意聽他講父親那一輩人故事的朋友是多麼不容易。

王爍悻悻道:“行,那今天我就不講了。”

李媛媛滿意地點點頭,她嬌聲道:“小姜,你有沒有時間,幫所拉姐和我拍那個……那個什麼藝術照?”

“時間是有,只是拍照……”姜玉樓眉頭微皺。

劉所拉突然出聲,許諾道:“小姜,你放心姐姐們絕對不會讓你白忙活的。”

衛國平在他身邊小聲道:“玉樓,你可要幫幫所拉姐和媛媛姐。”

幾個大老爺們都挺羨慕姜玉樓的,要是他們也會拍那個什麼藝術照,絕對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那可是劉所拉啊,他們的女神!

哦,這時候還沒有女神這個稱呼,應該說是夢中情人和理想物件。

姜玉樓苦笑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別急,貓在讀檔[無限]

來點薯條配冰淇淋

穿越到純愛文裡當惡毒女配

亮若星辰

我靠內捲成天帝了?

銀豆

從人變成五爪黑龍的我,震驚世界

秦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