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太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二七回 青州二龍山,水滸大梟雄,狼太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青州二龍山。
一片山脈起伏綿延,錯落有致。兩座主峰首尾呼應,山勢頗似龍形,故而得名。山上草木混生,古樹參天,入冬後,仍蒼莽蔥蘢,險峻異常。
山上有座寶珠寺,是一座千年古剎。
數年前,周邊十里八鄉百姓上山禮佛,香火旺盛。奈何這寶珠寺住持鄧龍,耐不住寂寞,不守清規戒律,覺得世道亂了當和尚又沒意思。於是煽動蠱惑和尚沙彌,率眾僧徒養髮還俗。
這鄧龍早年混跡江湖,綽號“金眼虎”,專門收攏周邊地痞賊子,聚眾四五百人佔據二龍山開山立寨,自稱大寨主,打家劫舍,剪徑擄財。
為防止官府捉拿,憑高侍險,在二龍山築寨自衛。依託地勢,山下設三關,關上盡擺擂木炮石,周圍全布鹿砦蒺藜,遍佈窩弓陷阱,擋住了數次官兵圍剿。時運不濟,因心胸狹窄惹來禍事。被魯智深,楊志等人聯手火併,奪了山寨。
要問這魯智深和楊志是何許人也?
這就不得不從頭說起這兩人的來歷。
先說這魯智深,本名魯達,身長八尺,面闊耳大、鼻直口方,因一身漂亮花繡紋身,綽號“花和尚”。他為人慷慨大方,豪爽仗義,疾惡如仇。
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惡霸鎮關西,為了躲避官府緝捕,便上了五臺山文殊院出家做了和尚。法號“智深”,後因不守清規戒律,屢次醉酒大鬧五臺山。被遣至東京城大相國寺做了看菜園的菜頭。結識林沖並因此惡了高俅逃亡江湖。
這胖大和尚逃出汴梁城,無處容身,經人提點來二龍山落草。奈何那鄧龍心胸狹隘,鼠目寸光,容不下魯智深,雙方爭執鬧了一個不歡而散。鄧龍被打傷,魯智深也抵不住人多退走。
後來青面獸楊志來了。這個楊志,那也是條好漢。楊志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因臉上生有一大塊青記,人稱青面獸。他自幼流落關西,早年曾應武舉,曾任殿帥府制使。
因押送花石綱,卻在黃河裡翻船失陷,不敢回京赴命,只得避難江湖。後在東京謀求復職不果,窮困賣刀,殺死潑皮沒毛大蟲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書的賞識,提拔為管軍提轄使,他護送生辰綱前往東京城,為太師蔡京祝壽。結果半途又被劫取,尋死不成被人點撥來此。
魯智深也是關西大漢,見到楊志是不打不相識,老鄉見老鄉。一番合計下來,決定聯合起來。找到點撥他倆的操刀鬼曹正,三人商議過後。綁了魯智深上山,見到鄧龍直接驟然發難。魯智深三兩下把鄧龍打死,奪取山寨當了大寨主。楊志做了二寨主,曹正隨時上山坐一把交椅。
二龍山前任當家鄧龍死了後,落入魯智深和楊志手裡。見以寶珠寺為主修建的山寨,只有一條道路,山中有水源,是個好去處。魯,楊兩家寨主招兵買馬,勤加操練。修繕三關,立哨塔箭樓。
不再打家劫舍,欺壓百姓,而是專門找那些官商下手,或打探劣跡斑斑的富戶鄉紳,下山除暴安良,又招攬青壯,吸納人上山。致使嘍囉大增。又打退官兵,短短時日,二龍山名聲大噪。
成為了青州府排名靠前的強人勢力。
各處官吏,富戶人家戰戰兢兢生怕來犯,百姓卻是歡欣鼓舞。每天都會有窮人趕來上山投奔……
而這天,二龍山來了一夥特殊的客人。
山頂的千年古剎寶珠寺內,門口左右樹立將軍柱。正中央聳立一方高臺,上面擺放兩張虎皮金交椅。上面端坐一條胖大和尚,正是魯智深。
這和尚甚是威猛,皂直裰背穿雙袖,青圓絛斜綰雙頭。鞘內戒刀,藏春冰三尺;身旁禪杖,橫鐵蟒一條。鷺鷀腿緊繫腳絣,蜘蛛肚牢拴衣缽。嘴縫邊攢千條斷頭鐵線,胸脯上露一帶蓋膽寒毛。生成食肉餐魚臉,不是看經唸佛人。
“大師,何事這般急切喚我來?”後方打著哈欠的聲音傳來。接著一條大漢轉出廊道,入了大廳。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麵皮上老大一搭青記,腮邊微露些少赤須,大冬天坦開胸脯,胸毛叢生。左看右看相貌猙獰,凶神惡煞,不像好人。
而這人正是青面獸楊志。昨天朦朧細雨,沒有下山做買賣。埋頭喝酒,喝了不少,睡到正午被嘍囉晃醒。楊志聽說有事匆匆趕來,有此一問。
“哈哈哈……”魯智深哈哈大笑,邊說邊招呼楊志坐:“兄弟,山下來了一隊人,指名道姓要見你我兄弟二人,嘍囉報像是來拜訪,又像是挑釁。故而灑家覺得有趣,便使人把兄弟請過來,一同見過。”
“甚麼?有這事?”楊志來了興趣,追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