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太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四九回 蔡太師力挺,水滸大梟雄,狼太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童貫儘管沒有受到實質性懲罰,卻在大庭廣眾,眾目睽睽之下,磕頭認錯求饒,那是極為折損面子之事。絕對會成為不少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蔡京清楚童貫犯再大的錯,趙官家也不會嚴懲要命。他要的就是損顏面,在邊上看得格外解氣。
童貫被趙官家喝斥,唯唯諾諾退下,不敢言語。
而蔡京紅光滿面,昂首挺胸,見趙官家餘怒未消,忙勸說道:“陛下息怒,萬望保重龍體啊!小小蠻夷之輩,何足道哉?我大宋人才濟濟,隨便將之剿滅殆盡,我大宋威嚴絕不容挑釁。”
群臣一陣附和,勸說陛下保重龍體不斷。蔡京鋪墊完畢,掌控住朝堂上的局勢,理直氣壯地謀利:“陛下明察秋毫,這黃安得知這種惡劣情況後處理及時,先以霹靂手段絞殺罪魁禍首。穩定凌州局勢,再用收瓜的前梁糧來補償受難者,安撫民心。歸還良田土地令百姓安居樂業。”
“好,做得好!”趙官家龍顏大悅。
或許是黃安送來的前朝皇宮之物起作用,又或許是黃安迎娶了李清照後,與蔡京扯上連襟關係。蔡京在朝會上當眾誇讚黃安,拔高他的功勞。
“陛下,這黃總管不放心女真人,防止抱團再上演悲劇。把這些外族人拆分開來,與漢人百姓混居,建設學堂,藥鋪,商鋪等,學漢人文字,禮儀,長此以往,必定能夠漢化。而養馬技術也會落入我漢族手中,這是大功一件。”
“最難得的是黃安乃猛將也!他先後肅清濟州,鄆州,沂州,青州等多地,又得加上凌州匪患。作戰勇猛,受當地官府讚譽。青州府慕容知府來信盛讚。京東路各州府沿海需要重兵駐紮。老夫建議任黃安為京東濟南,平海軍兩鎮節度使,總攬軍事,訓練兵馬,以御北方異族……”
蔡京語出驚人,趁機保舉黃安再次加官晉爵。直接提升為兩鎮節度使,一下子成為武官巔峰。再想往上爬,那就是回東京城,入職樞密使。
童貫垂手而立,聽到這番話,不由得打了個哆嗦。儘管他不方便開口拒絕,卻眼神示意左右。
朝堂上,立刻就有人跳出來反對蔡京的提議:“不可,不可,陛下,太師言過其實,這黃安雖然有功,但不過是剿匪,驅逐些毛賊罷了。再者年紀輕輕,不足而立之年,難以勝任節度使。”
“哼,荒謬,年齡能說明什麼?”蔡京把臉一沉,怒斥道。又舉例:“漢朝時期霍去病十三歲便是冠軍侯。當今天子二十弱冠便登基,執掌天下,勤政愛民。國泰民安,天下太平。欲北伐收復失地,如此豐功偉績,這跟年齡有關乎?”
蔡京睜眼說瞎話,這種阿諛奉承,趙官家非常爽。金鑾殿上群臣有人附和,有人在心中暗罵。卻都是官場老油子,一片陛下聖明之類的呼聲。
“陛下,據說濟州水泊梁山還未平定……”
“哼,胡說。水泊與多州相連,豈能算濟州之地?再說了,濟州沒有水軍,如何入水泊剿賊?”
“不錯,梁山泊茫茫八百里水域,賊人盤踞在島上。倚仗著地利優勢,沒船沒水軍,難以成事。”
“而且聽說高太尉已經派人圍剿梁山,報仇雪恨。”
……
反正朝會上,蔡京提議給黃安加官晉爵,文武百官們爭論。圍繞著黃安是否能任命為節度使而唇槍舌劍。主要是蔡京與童貫派系官員相互駁斥。
只是這回情況有些不同,一直兩不相幫,保持中立派系的王家,秦檜等一眾官員紛紛加入其中。持贊同意見,黃安年輕有為,完全可以勝任。
這倒是讓不少官員出乎預料。
他們哪裡能想到,黃安與王家等也能扯上些關係。這是李清照在結婚前後,親筆書信給各路親戚。告知此事並邀請,並未全到場卻都知曉。可見李清照的關係複雜,好處卻落到黃安頭上。
朝會在一場唇槍舌劍之中結束。
趙官家不耐煩,喝止住兩撥人,拂袖離去退朝。只是大多數人站在蔡京那邊,這結局不難猜測。用不了多久,大宋會多一位年輕的將帥。
……
高府,太尉高俅退朝回到府上後,想到朝會上發生的事,散朝私下詢問了解的資訊,不禁暗歎:“哎,以後儘量不要得罪黃安,這廝一眨眼起來了。這升官的速度比老子還快,可恨可惱。”
沒錯,高俅自身是街頭混混龜公,真沒什麼本事,靠取悅那時還是端王的趙佶,從而接連高升。連他都覺得黃安升官飛快,幾乎跟他平起平坐。
高俅心中自然是有些嫉妒,著實不爽。卻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