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紫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八章 公告,鋼鐵火藥和施法者,尹紫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各村鎮會乖乖聽話嗎?當然不會——溫特斯對此有心理準備。

像木笛鎮、撫遠鎮這些距離邊界上百公里的城鎮,蠻子不殺到他們面前,他們不會有任何感覺。

更別說溫特斯無法給各地民兵提供任何武器、輜重。

一階段計劃執行起來就夠令人頭疼,但一階段的難度和二階段計劃比起來什麼都不是。

至於二階段計劃是什麼,尊敬的蒙塔涅保民官壓根就沒在《備戰》告示裡提及。

現階段,各村鎮如果能有序組織起民兵隊,溫特斯就已經別無所求。

……

比起前面兩篇告示,第三篇告示聽起來似乎不怎麼緊急。

第三篇告示沒有名頭,內容為:

[命令各村鎮選拔民意代表,準備前往熱沃丹參加“訴苦請願會議”,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新政府希望對鐵峰郡人民的疾苦進行調查,民意代表的路費和食宿費都將由新政府提供。]

通篇就說兩件事,一是要召集代表開請願訴苦會,二是保證報銷食宿。

說協商會,鐵峰郡平民聽不懂。但是說起“請願訴苦會”,生在皇帝權威下的老人全都明白。

後一條聽起來很滑稽可笑,但卻是菸草商[老普里斯金]強烈建議加上去的。

……

三篇告示不長,老先生很快就唸完了,周圍的鎮民嘰嘰喳喳議論起來。

“再念一遍呀!老善人。”有遲來的鎮民起鬨:“我們來得晚啦。”

老先生微微皺起眉頭,清了清嗓子,再次從頭念起來。

遲來的鎮民們仔細聽著,三篇告示簡短直白,用詞和語法通俗易懂,甚至已經通俗到“粗俗”的程度。

為了寫出這三篇告示,溫特斯可謂絞盡腦汁。巴德不在,他身邊連個合格的筆桿子都沒有。

頭痛欲裂的時候,溫特斯靈光乍現,想出一個終極解決方案:

找來六名目不識丁的老農,起草的告示先念給他們聽;老農們聽不懂或是聽出歧義,那就改,一直改到六人裡五人能聽懂為止。

例如“赫德人特爾敦部的偵察兵在鐵峰郡邊境觸控”這句話,改來改去,改到最後變成“蠻子要殺過來了”。

老先生唸完第二遍,又有人起鬨要再來一次。老先生沒理睬,搖著頭走了。

鎮民們更加激烈地議論起來。

農夫們關心小麥拔節,漁夫和商人們關心民兵隊——因為鏟子港早已有民兵隊,訴苦請願會反倒暫時沒人在意。

“波塔爾鎮長來啦!”有人高聲提醒:“讓一讓。”

人群讓出一條路,一名肩膀寬闊、身材高大的杜薩克陰沉著臉走到告示前。

杜薩克波塔爾既是鏟子港鎮長,也是代理駐鎮官。換而言之,在新墾地行省的政治體制裡,他就是鏟子港的實際統治者。

他不住在鎮裡,而是住在堡壘一般的“波塔爾莊園”。

成年杜薩克無論身份地位,都已經被徵發。但是沒人知道波塔爾鎮長閣下用出了何等手段,竟使他不在徵召名單之內。

鎮民們屏住呼吸,鴉雀無聲看著。波塔爾鎮長走到教堂大門前,一把撕下三張告示。

波塔爾站到臺階上,將三張告示揉成一團廢紙,瞪著眼睛痛斥:

“碾壓麥苗?全是他媽胡言亂語!那是叛軍頭目要害你們!”

“蠻子要來?鏟子港西邊可是鏟子湖!蠻子來?來個屁!”

“民兵隊?用得著叛軍管?咱們鏟子港早就有民兵隊了!”

“父老鄉親,我告訴你們!民兵隊?狗屁!叛軍是要抓你們當兵!”

“都散了吧!”

人群訕訕地離去。

鎮長波塔爾見目的已經達到,立刻招呼隨從牽馬過來。

他小心翼翼將三張告示團成的“廢紙”揣進懷裡,跳上馬背,朝著鎮外的波塔爾莊園疾馳而去。

作為第一批定居者,波塔爾被安置在鐵峰郡時,小股蠻子過河擄掠還是常事,經常有獨居的新移民被滅門。

所以波塔爾莊園建造之初便有一絲堡壘的味道——壕溝、圍牆一樣不少,堅固的石頭大宅完全就是城堡主堡。

見老爺回來,把守莊園大門的佃農們緊忙放下吊橋。

波塔爾馬不停蹄奔入莊園,吊橋又緩緩升起。

比起其他因兵災變得破敗的村鎮,波塔爾莊園反倒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庭堂燕

白露瑭

色慾教師

G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