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紫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四章 寬度,鋼鐵火藥和施法者,尹紫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劍身與揮舞軌跡一致]這樣一件小事,實際都需要持之以恆的練習。
劍身的姿態不對,那就是用劍面拍人,不光沒法發揮威力,而且很容易導致刀劍折斷。
還不如干脆用棍棒——反正棒槌是不分角度的。
所以溫特斯改良了劈砍樁,在原本光禿禿的木樁上增加一根橫杆。
“你們當中有很多人從來沒有摸過武器。”溫特斯手握一杆刺槌站在高臺上,他的聲音清晰地傳入每個人的耳朵:“這點很好。”
牛蹄谷的成年男子之中,凡是能騎馬、能射箭、能使火槍的都已經被挑走,剩下就是廣場上這些“什麼也不會的棒槌”。
發給這些人的也是字面意義上的“棒槌”武器——刺槌。
“學過如何使用武器的人往往自以為是,不肯接受新知識,所以還不如你們這些白紙一張的人。”溫特斯威嚴地掃視廣場:“聽好,戰陣搏殺不需要多,只學一招就夠。”
溫特斯先演示武器握法:“右手握在尾處,左手握在中段。”
然後他走到劈砍樁前,演示步伐。
最後演示使用方法:先是一撥——將橫杆打偏,然後順勢踏出一步突刺。
“僅此兩個動作,練吧。”溫特斯鬆開雙手,刺槌被深深刺入木樁裡,杆尾顫抖著。
廣場上的牛蹄谷平民先是不知所以,而後在軍士的呵斥下僵硬地練習起來。
溫特斯走下高臺,薩木金跑過來問:“這還來得及嗎?百夫長?”
“來不及,所以我只讓他們練習兩個動作。”溫特斯甩著手腕,反問:“信不信,如果真要他們上陣,就算只有兩個動作他們也會忘得精光。到最後就是掄著棒槌亂打。”
“信。”薩木金嘿然一笑:“我初陣的時候就是拿著長槍使勁拍人,到最後也沒想起來長槍是帶尖的。既然來不及,那讓他們練這些有用嗎?”
“有沒有用?可能有一點用,也可能沒用。但是練了就比不練有用。”
薩木金點點頭,又問:“有幾個牛蹄穀人見給他們發刺槌,來找我說他們放槍,想去火槍隊。您的意思是?”
“不準。”溫特斯神色冷淡:“早幹什麼去了?”
“是。”
“渡河的偵騎回來了嗎?”溫特斯已經是第五遍問。
“還沒有。”薩木金試探著問:“要是沒回來,還要再派嗎?”
“派。”溫特斯堅定地說:“繼續派更多。我親自去!”
特爾敦部的試探性攻擊越來越頻繁。
第一天是三次,第二天是六次,第三天就是十二次,第四天、第五天都是十六次。每次少則出動三、四十人,多則出動上百人。
時間不僅侷限在拂曉,有時是早上,有時是下午,有時是深夜。
出擊地點的間距也越來越大,往南能到滂沱河交匯處,往北能到鍛爐鄉。
特爾敦人不光測量水深。看準時機,他們還會偷運小股人馬上岸,窺探中鐵峰郡虛實。
僅是頭三天,駐防牛蹄谷的四個連和駐防鍛爐鄉的兩個連就已經疲於奔命。
烤火者在打什麼主意,溫特斯心知肚明。
特爾敦人的戰術如同“鬥牛”,在場地四周揮舞紅旗引誘公牛追逐、奔跑,等到公牛精疲力竭的時候再發難。
敵人兵多,而且都是騎兵。溫特斯兵少,以步兵為主。
戰場又如此寬闊——光是中鐵峰郡就有八十公里河岸線。
以特爾敦部的機動能力,他們要是不利用戰場的寬度做文章,溫特斯反倒會不安。
溫特斯的應對策略就一個詞:“增兵”。
一方面,他著手調動駐紮在聖克鎮的另外五個連。
另一方面,就地擴軍。
根據《托爾德協議》授予駐屯官的權力,溫特斯大筆一揮,鐵峰郡所有的成年男性都被臨時徵召——現在,大家都是民兵了。
而且溫特斯很樂意與特爾敦人繼續這種低烈度戰爭。
烤火者想要消磨鐵峰郡人的精力。
而溫特斯消磨的是烤火者的時間。
拖得越久,拖得越長,對於溫特斯便越有利。
局面看似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但是光潔的白紙上卻有一小塊黑斑:連乾草都沒得吃,只能刨草根的特爾敦人哪裡來的底氣繼續耗下去?
溫特斯很在意這一點。
頻繁的試探性進攻同樣牽扯特爾敦人大量精力,導致特爾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