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花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7章 皮蛋為什麼不能用雞蛋,穿成惡婆婆後,我成了全村的希望,遇花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沒辦法,雞蛋的蛋殼較薄,厚度不均勻,毛細孔的粗細也不同,用雞蛋做出來的皮蛋品質不穩定,時好是壞。

劉大嬸可不敢壞了自己的招牌,只能沿用成本更高的鴨蛋了。

白佩佩一聽就皺了眉頭:“就這樣?那跟以前有什麼區別?也就是一家多養幾隻鴨子。”

她還以為,劉大嬸的指定幾家養,是想搞個養殖業,結果就這?

“沒辦法,鴨子不好養,風險太大了,一般人家也不敢養那麼多。養鴨子也是要成本的,不只水源是個問題,吃也是一個問題,鴨子吃得太多了,哪家有那麼多糧食捨得讓鴨子吃?”

好吧,這確實是個問題。白佩佩也沒辦法否認,現在老百姓為了填飽肚子,連米糠都吃。

哪像上輩子,米糠這東西都是用來做養殖飼料的,根本就不是給人吃的。還有紅薯、玉米之類的,也分了飼料和人可食用的。

人食用的產量較低,但口感各方面都會更好些;而飼料產量會更高,口感各方面會差一些。

現代人能講究,古代人可就沒那麼講究了,但凡人能吃的,那就是人吃的,而不是餵動物的。自己都吃不飽,誰會捨得拿去喂家禽?

不過,白佩佩想到一個問題:“那要是鴨子跑去孵蛋了,就沒辦法生蛋了吧?”

“沒事,到時候找只老母雞孵也是一樣的。”這個問題,劉大嬸想得開。

任何事情,都是有舍有得。

既然都準備養鴨子了,她孃家、兒媳婦孃家肯定都是想好了的。

養雞是自己吃,養鴨是賺錢,肯定會“犧牲”雞來照顧鴨子了。

白佩佩眨了眨眼睛:“為什麼一定要用雞?不能自己孵嗎?”

“自己孵?什麼意思?”劉大嬸愣了一下,“你的意思是,人孵?人怎麼孵雞蛋?!”

震驚了一臉。

她望向白佩佩,感覺像在看一個奇葩。

她知道這個妹子想法多,但沒想到白佩佩還能如此異想天開。

白佩佩:……不是,人不是本來就能孵蛋嗎?

她記得,上輩子貌似有這麼一個實驗,把雞蛋綁在腰上,就跟母雞孵蛋似的,一樣能孵出來。

當然了,技巧肯定是要的。

這個實驗完全證明了一點,那就是人體溫度和母雞的溫度相差不大,否則母雞能孵出雞蛋,人體怎麼孵得出來?

那麼也就是說,只要製造出跟人體溫度差不多的溫室環境,利用火炕什麼的,人們也能孵蛋,也不用非綁在人的肚子上。

當然了,古人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笨,他們也知道,光用體溫判斷周圍物體的冷熱,會有個體差異,但在沒有更好的辦法之前,體溫確實是古代最恆定的“溫度計”。

所以北魏賈思勰就曾指出,牧民在製作乳酪時,使用的溫度便是“小暖於人體,為合適宜”,作豆豉,“大率常令溫如腋下為佳”,“以手刺(豆豉)堆中候,看如腋下暖”。

不同有偶,宋代陳旉在談及洗蠶種時說過:“調溫水浴之,水不可冷,亦不可熱,但如人體斯可矣。”

元代王禎認為,養蠶人“需著單衣,以為體測。自覺身寒,則蠶必寒,使添熟火;自覺身熱,蠶亦必熱,約量去火”。

也就是說,不是沒有人“利用”人的體溫做文章,而是時下受時代的侷限性,知識沒有流通,只掌握在了少數人手裡。

也這就導致了,某些地區的人知道這一理論,而某些地區的人一無所知,乍一聽到,以為其是“謬論”,就像現在的劉大嬸一樣。

面對劉大嬸的質疑,白佩佩表示:“沒試過,你怎麼知道不行?我家老二、老三不是出過門嗎,我聽他們說,在人家南邊地方,人家養蠶的人,也就靠人體判斷溫度的。

他們置蠶於室,想辦法控制房間的溫度,當人感覺熱的時候,就說明房間太熱了,要去火;當感覺有些涼了,就要增加溫度。

要不然,他們怎麼知道外面的溫度是不是適合蠶的生長?他們總不能天天盯著天氣,讓老天爺配合他們嗎?”

劉大嬸的腦子一時轉不過彎來:“房間的溫度還能控制?”

“燒炭火啊,北方還有炕呢。”白佩佩大概解釋了一下什麼叫炕。

劉大嬸大開眼界,驚呼:“這灶上燒柴,床就變暖了?這也太神奇了!那你去年蓋房子的時候,咋不這樣做?哦,我忘了,你蓋新子的時候,你家老二、老三還沒回來呢……”

白佩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萌娃出擊每天一個趕出家門小技巧

兔子不吃葷

月光禮讚

山竹雲霧茶

超腦天醫

酥酥麻麻

真千金竟是男扮女裝

蘇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