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大的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1頁,醉清秋+番外,猶大的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胤禛看著面前的摺子,心裡嘆息,偏生這個時候皇阿瑪不在。別的或許等得,那邊百姓的生死卻是等不得的。胤禛知道,七阿哥胤佑當然也知道,看完手中的摺子,胤佑沉思了一會,看了看胤禛的神情,說道:&ldo;四哥,此等大事,事關錢糧,須得寫了摺子,加急給皇阿瑪送去請旨。&rdo;摺子已經寫了,就等著兩人署名。但是一來一回也要七八日。等旨意回來,再調糧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就算胤禛現在已經讓戶部核對賬目,也不是能馬上就有結果。雖然也為這事犯愁,七阿哥也幫不上什麼忙。越過康熙下旨是絕無可能的,京城裡富人不少,卻沒人願意出錢糧。即便是有人可以拿的出來,用誰的名義也是個問題。皇上沒有下旨的情況下,災荒的時候,有人出頭,對受難百姓來說是好事;但是免不了一頂施恩的帽子扣下來,上位者是絕對容忍不得的。胤禛打發了人快馬往塞外去,一邊請來留京的大臣商量。雖說有人同意先送部分錢糧過去,解幾天的燃眉之急;也有人不同意,或者說沒有人願意當那個出頭鳥。胤禛斟酌了許久說道,&ldo;若是有人願意拿出錢糧賑災,一起後果由我承擔。&rdo;胤佑吃了一驚,&ldo;四哥……&rdo;卻沒有再說下去。雖說胤禛攬了所有責任,底下敢應聲的卻沒有。索額圖終於覺得出了口氣,他身邊的一眾官員自然看他的臉色行事。他得意的想,四貝勒這怎麼處理都是吃力不討好的。不管這事,死的人越多,康熙的怒氣越大;管了這事,一個越權或者大不敬的帽子也夠他受的。剛正不阿的官員想攬這事卻也是有心無力,京官俸祿哪裡有那麼多。管著銀子的官員未必敢動用手裡的權利,面對胤禛看過來的眼,愧疚的低下頭。胤禟雖然是內務府官員,但是因為是留京的阿哥,所以他也被請了過來。縱然再不好意思面對胤禛,這事他也不能不認真思量起來。洪災後的慘狀他雖然沒有見過,卻也聽說過,百姓流離失所,為了生存賣兒賣女。若是處理不當,甚至會有疫情和民亂。他是自私涼薄,可卻又不足夠自私。所以他不能心安理得的看著這麼多人掙扎在生死邊緣置之不理。他又勸慰自己,這個時候幫四哥,對自己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ldo;四哥,內務府這邊出五萬兩。&rdo;眾人爭相躲避的大殿裡,這聲音雖低,卻聽的清清楚楚。不少人鬆了口氣,轉身看時卻是朝堂上年紀最小的九阿哥。索額圖暗自咬牙,可是卻毫無辦法。內務府與其他衙門不同,它不管任何國家大事,只管皇上的私事。紫禁城內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由內務府管著。因為管的是皇上的私事,其他衙門不得過問。內務府總管海喇遜不多時得到了訊息,心裡暗喜,&ldo;哼,正愁抓不到那位九爺的小辮子,這就巴巴的送過來了。&rdo;為難尚忠站在海喇遜面前,笑呵呵的躬身問道:&ldo;您的意思是,不贊成九爺的主張?&rdo;海喇遜用手摸了一把花白的鬍鬚,眼裡帶著不滿,哼了一聲,&ldo;朝裡的事,本就和內務府沒有關聯,就連六部都管不到內務府頭上,能動用到內務府錢糧的時候少之又少。除非有皇上聖諭,否則,即便他是九阿哥,也不該動內務府的錢糧器物等。&rdo;想到胤禟吃癟的樣子,海喇遜得意的笑眯了眼,&ldo;好歹我還是內務府總管,只要我不批准,一文錢都出不去。&rdo;海喇遜說罷,轉身對尚忠說道:&ldo;這隻管放心,我和我這邊幾個郎官都打好招呼,到時候只要大家一致反對,諒九爺再尊貴,也不過是個黃口小兒,能有什麼辦法。哼,也該讓九爺知道知道,這內務府只要有我在,就是太子爺的地盤。&rdo;尚忠笑著附和,想了想又說道:&ldo;您說的對,九爺上來就拿您侄子殺雞儆猴,實在沒有顧慮到太子爺那邊的面子。不過不知道您想過沒,即使您是內務府總管,也不過是正三品官員,九爺可是堂堂阿哥身份,若是……&rdo;海喇遜收了笑,揹著手在書房裡轉了幾圈,暗暗思量:尚忠說的對啊,自己權利再大,如何能大過他一個阿哥去。到時候胤禟用身份壓他,豈不是又順了他的意?想到這你,海喇遜一拍手,&ldo;多虧這提醒我,這樣,我立刻遞個摺子,回家休息幾天,讓九爺找不著人。沒有總管的印章,他總提不走銀子。&rdo;說到得意處,滿是褶子的臉上笑意越發明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