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大的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2頁,醉清秋+番外,猶大的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康熙五十三年,三月。胤禟抱著內務府的摺子請見康熙,魏珠瞄了屋內一眼,猶豫了一瞬,小聲道:&ldo;萬歲爺正準備出門,剛剛誠郡王請見,萬歲爺讓先回了。您要有急事,奴才就給您問問。&rdo;胤禟點點頭,摺子是康熙指定急著看的,無論如何今天也該送到康熙手上。不大功夫,魏珠笑呵呵的過來:&ldo;九爺,萬歲爺宣您進去。&rdo;胤禟笑了笑,從荷包裡拿了塊玉佩塞到魏珠手裡。魏珠笑眯眯的接了,小聲謝過。康熙正伸著手讓宮女換衣服,見胤禟在門口行禮,便道:&ldo;起吧,這麼快就整理出來了?拿來我看看。&rdo;胤禟捧了摺子遞了過去,康熙隨手翻看了一會,略點點頭,&ldo;嗯,內務府這兩年被你打理的不錯。朕看你這邊的摺子,比看戶部的,心裡慰貼不少。這幾年,青海眾臺吉等與拉藏汗不和,準噶爾部屢次侵擾青海。看來,旺阿拉布坦又開始蠢蠢欲動,朕擔心不久之後便會有戰事。再加上各地的災情,哪一處少的了銀子也不能成事。哎,這兩年,你那邊著實讓朕省心,國庫的銀子已經快比不上朕的內庫了。&rdo;&ldo;都是皇阿瑪英明,若不是大事上您都給兒臣做主了,兒臣也不敢放手去做。&rdo;胤禟低頭說道,又從懷裡取了個小盒子,雙手舉著,恭敬地遞了過去。康熙拿起來,開啟瞧了瞧,再看向胤禟的眼睛就有了深思和感嘆,笑道:&ldo;朕當初放你去做生意到底沒錯,最近看來越發出息了。這京城裡邊稱你是財神爺,果真沒有誇張。&rdo;裡面是這兩個月胤禟繳上來的&lso;稅銀&rso;,比以往要多不少,因為胤禟尋思著自己銀子已經足夠花用,便從以往上繳的四分之一,變為了三分之一。再加上這兩個月是旺季,這次上繳了近二十萬兩。&ldo;皇阿瑪福佑。若不是在這太平盛世,胤禟再厲害,生意又哪裡做得下去。&rdo;康熙最近年紀大了,越發重名,胤禟撿了幾句好聽卻不誇張的說了。康熙大笑起來,&ldo;行了,幾日不見,你倒是學會了別人那一套。&rdo;嘴上雖如此說,康熙心裡還是受用的。康熙看向胤禟,長身玉立,眉目俊美,這麼些年,他好像還是二十幾歲的年紀,彷佛時光在他身上放慢了腳步。再想到自身,壯志依舊,卻還是免不了遲暮之憂,心裡又有些感傷。良久,康熙收回目光,理理一絲不亂的衣裳,說道:&ldo;走吧,趕巧你來了,跟著朕去看看朕自己種的御稻。&rdo;康熙興致勃勃的帶胤禟到了豐澤園,早春天氣,陽光和暖。柳樹已經發了新芽,鶯聲燕語中,開的一樹白李花被風吹點花瓣。豐澤園比別的園子大上不少,裡面有一半地方開墾出來做了田地,另一半是果樹和花卉,園子西側還有個池塘,種了蓮藕,夏季蓮花滿池,景色秀麗,秋季還有蓮藕可吃。園子兩側還有幾間蠶房,園子後面是數十株才開始抽新芽的桑樹。這裡正是康熙的&lso;試驗田&rso;,康熙讓人引了水渠,移來秧苗。便在田邊除了靴子,挽起褲腳,親自下地插秧。胤禟楞楞的看著康熙,已經六十一高壽的康熙頭髮花白,身板筆直,低頭認真的彎腰插秧,做起農事來熟練而自然。胤禟忽然覺得面前的康熙和幾年前見過的胡老漢的身影重疊了。為了百姓民生,康熙百忙中還會親自做這些農事。胤禟的眼睛微微溼潤,後人對康熙千古一帝的評說,確實當之無愧。魏珠在後面一扯胤禟,見胤禟看向他,忙指了指水田中的康熙。胤禟清醒,不再發呆,也脫了鞋子,下田說道:&ldo;皇阿瑪還是到岸上,水裡涼,這事您指點兒子做就好。&rdo;康熙掃了眼胤禟,微笑而自負的道,&ldo;小九啊,你未必就有朕做的好。要知道,這秧苗每一顆都是皇阿瑪親手挑選的種子。去年,這整個御稻從選種到培育,到插秧,收穫,朕都沒有假手他人。你們這些阿哥們倒是從小衣食無憂,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多些。有的連米價都不知曉,更別說播種。當然,你和老四比別人要好些。不過,這農事讓你一個人做,朕還真有些不放心。&rdo;嘴上說著,卻也沒趕胤禟上岸。胤禟曾在江南平過米價,況且他生意中也有米行,米價清楚的很。在江南又見過胤禛和胡老漢等人做這些農事,心裡也有個譜,便邊幫著插秧邊笑著問道:&ldo;皇阿瑪這選種可怎麼選的?&rdo;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柱斑】錯誤時代之【沉睡的易卜劣斯】

南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