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大的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2頁,醉清秋+番外,猶大的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胤禛聽了,也不表態,只是問道:&ldo;鎮江知府劉景恩可在?&rdo;劉景恩頓時覺得自己腿軟,硬著頭皮往前走了兩步:&ldo;下官在。&rdo;&ldo;你說田文鏡治下無方?可我派去田文鏡所管的縣城的人回稟,那所有百姓都說田文鏡為官清正,有目共睹,還都願意過來當堂作證!那可就奇怪了,你這莫名其妙的參他一本,可是和他有什麼過節?&rdo;胤禛一拍桌子,質問道。劉景恩站不穩,跪在了地上:&ldo;下官一時糊塗,誤聽了手下人挑唆,若真是如此,下官回去再細細查問。&rdo;胤禛冷哼一聲,&ldo;糊塗,我看你辦什麼差事都糊塗,該被停職查辦的不是田文鏡而是你!&rdo;嚴城佑臉色陰沉,咬了咬牙。說著胤禛走回了桌案後面,道:&ldo;從今兒起,田文鏡協助本貝勒辦差。&rdo;。……今天一大早,胤禛前去巡撫衙門後,胤禟就一直坐在院裡的藤椅上看那本《草書詩冊》。雖說比不得高無庸,林宇也算的上是胤禛面前的得力的人,胤禛臨走,留下他聽候九阿哥吩咐。從早上現在林宇已經偷著瞄了好幾回,心裡不禁訝異,同自家四爺比起來,九爺這日子過得可真清閒。正在正尋思著的林宇,忽然抬頭看向院子的月亮門,不大工夫,門邊走進來一個白衣青年。胤禟看著風塵僕僕的白衣青年,從半倚半靠的藤椅上起身,微笑:&ldo;辛苦了,才兩天功夫,都運過來了?&rdo;白衣男子正是蘇楊,連高武也不禁奇怪,蘇楊一向在京城坐鎮,九爺幾乎所有的產業都是蘇楊在打理。這次江南之行胤禟壓根沒有考慮過帶上蘇楊,他現在急匆匆的趕過來,難道京城有事?蘇楊走過來,對著胤禟一禮:&ldo;九爺,幸不辱命。十萬石米已經秘密運到城中。&rdo;胤禟點點頭,&ldo;難為你了,怕是我們京城的米行的米都被抽調光了吧。&rdo;蘇楊微笑著搖頭:&ldo;還不至於,我看到九爺的信就知道是十萬火急的事,連夜讓人在周圍地區大量收購糧米,京城的存糧只調了一半出來。&rdo;胤禟微笑著,眼睛彎起來,頗為高興的拍拍蘇楊的肩膀,&ldo;蘇楊,你真是幫了我大忙。要是沒你在身邊幫襯著,我可該怎麼辦。&rdo;蘇楊沉默了一會,說道:&ldo;這話該我對九爺說,為您打理生意這個機遇您可以給不少人,沒有我,九爺可以提拔別人。天下有才的人多的是,可是財神爺就只有您一個,那個時候肯幫我的人也只有您一個。&rdo;說道這裡,蘇楊抬起頭,靜靜望著胤禟:&ldo;但是若是沒有九爺,我才不知道該怎麼辦。&rdo;胤禟忍不住笑了:&ldo;相信我,那是因為他們沒有看到你的才華,不要妄自菲薄,我胤禟的人,怎麼可能不厲害?怕是有不少人現在悔的腸子都青了。&rdo;這倒是實話,大阿哥和胤禟的小舅母佟氏就都有些悔不當初,蘇楊本是在佟氏的管家手底下為奴的,而大阿哥則是蘇楊求助的第一個人。當初沒有識得這塊璞玉。現在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為胤禟撈銀子。&ldo;蘇楊,你從京裡趕來也累壞了,先下去歇歇。我這邊還有急事,耽誤不得。&rdo;胤禟招呼讓人帶蘇楊下去休息,自己帶了人往外走急匆匆離去。林宇這時才省得原來人家九爺不是清閒,而是早就預料到要調米糧,並且已經在這些人不知情的時候安排好了一切!真真好周到縝密的心思。出了門口,高文帶著兩人騎馬從遠處趕來,見到胤禟等人,回道:&ldo;九爺,屬下帶人在鬧市區租了個鋪子,可能是災荒的原因,價錢低的很。&rdo;胤禟點頭,衝跟著蘇楊運米過來的小秋說道:&ldo;你先讓車隊將米送到鋪子裡,一會我會派官兵過來幫著維持秩序,等官兵到了就開始賣米,用京城的米價。現在沒有招攬到夥計,怕是你們幾個先忙上兩天。&rdo;小秋應了去了。&ldo;林宇,四哥往巡撫衙門去了,你帶我去一趟綠營兵處調兵。&rdo;胤禟轉頭看向林宇,彷彿早就知道林宇知曉兵營在哪。到了軍營,裡面的參將、遊擊、都司等都去迎接欽差了,幾個千總跑出來迎接。幾人也莫名的很,雖說有欽差為了賑災銀子的事過來,到底賬不是從這邊走的,怎麼說都查不到他們頭上。況且,他們這些平日被忽略的小官居然見到了當朝九阿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