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的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章 高小紅的禮物,重啟人生1992,流淌的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日子過得很快,孟愛民從上海回來一趟,帶回不少的家用電器,尤其是一臺24英寸的大彩電和一臺大冷櫃。
這些都是孟毅要的,有了大冷櫃,就可以去縣城採購一些冰棒,擺到小賣部進行售賣。
雖然時節不對,但還是受到孩子們的熱捧。
彩電原本是放在家裡自己看的,不知是誰透露出訊息,孟之興家買了大彩電,到了晚上,整個小院就被圍的水洩不通。
大家爭先恐後的想看看用彩電看電視劇到底是啥感覺。
在這個看黑白電視都是農村稀缺的年代,彩電更是渴望而不可及。
孟之興也不好違背眾人的意願,只好把彩電搬到大街上,落在一張八仙桌上,還從家裡扯了一根長長的電線,供大家觀看電視劇。
孟毅家算是熱鬧了,人來人往的,像趕大集似的。
這時他也有點後悔了買彩電了,但家裡其他人卻不這麼想,一個個興奮的模樣,好似受到某種獎勵,高淑華甚至把小賣鋪的瓜子全部貢獻出來,就為了聽旁人對她說:
“金生奶奶,您現在可真是好福氣呀!兒女成群,還能有大彩電看,這日子才到日子呀……”
孟之興也不知咋想的,把原先的房子拆了,搞了一個塑膠大棚,把彩電搬到裡面,來了一個24小時播放,誰願意去看就去看,這一下子,彩電算是徹底的貢獻了出去,也贏得了全村人的讚揚。
唯一好處就是,小賣鋪的生意好了不知不少輩,甚至一些外村的小夥子跑到孟家莊來看電視,順道來小賣鋪買一些菸酒和瓜子等零食。
孟毅幾個下了學後也多了一項任務,那就是打掃大棚的衛生。
一開始幾個小傢伙還興致勃勃,打掃了幾天後,就開始怨聲載道了,可看到高淑華那毋庸質疑的眼神,也只能默默地承受。
還好孟毅的錄影廳終於在大馬路邊正式營業。
孟玉榮成為售票員和放映員,一張門票五毛錢。
錄影廳也是用塑膠布搭建的,可以容納200來人,播放的影片多數都是港島的片子。
剛一營業,就吸引了很多的修路工人和十里八鄉的小夥子還有大姑娘。
播放時間分為三段,上午,下午還有晚上。
上午從六點當十二點六個小時,檢票兩次,小午從兩點到晚上八點,也是檢票兩次,晚上通宵,只檢票一次,所以晚上的票貴一些,票價8毛。
營業一個星期後,孟玉榮算了一下,每天的平均營業額高達五百多塊,這樣算下來,一月就有一萬五千,一個半月就可以把本錢全部賺回來,剩下的都是淨收入。
家裡人都為有新的收入而開心,也積極的幫大姐照顧錄影機的生意,只有孟毅每天流躥與修路工人的各個帳篷。
他之所以去哪裡,是因為他發現修路工人好多都是多才多藝,有會拉二胡的,說相聲的,還有會魔術的,甚至還有會表演口技的。
孟毅每次去找這些人,口袋裡總是揣著香菸或者瓜子。
他出手大方,嘴巴還甜,總是哄著會才藝的工人教自己兩手。
大家看他是一個孩子,而且還是提供伙食老闆的兒子,就勉為其難的傳他一手。
孟毅的腦瓜靈,很多東西一學就會,不到半個月就學了二胡,琵琶,口技……
雖然都不是很精通,但搞起來還是有模有樣的,這讓教他的人們都嘖嘖稱奇。
大家一看,這孩子竟然是個小天才呀!於是教的人更多了,孟毅也是來著不懼,只要敢教,他就學,甚至還從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那裡學會了說俄語。
北方的冬天來的很快,馬路快要建好時,迎來了第一場雪。
這一天,孟毅從放學回家,剛放下書包,就聽到孟之興在院子招呼他:“毅崽,你快出來!”
孟毅急忙跑出去,以為是讓他掃雪,於是說道:“爸,啥事?如果是掃雪,你讓柱哥他們幹吧,俺還要去工地學本事呢!”
孟之興拉著臉說道:“就知道偷懶,你一天到晚的不著家,家裡的活是一點也不幹,讓你乾點活,就推三阻四的……”
高小紅和孟玉美剛剛放學,正推著腳踏車走進院子,聽到孟之興正教訓孟毅,趕忙說道:
“爸,啥事要孟毅做呀,他一個孩子能有多大力氣,還是我來吧!”
孟之興回頭,馬上變幻笑臉:“小紅放學了,路上滑嗎?沒有摔倒吧?”
“沒事,我和玉美騎得很慢,爸,你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