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領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頁,愛情十字口(gl),無人領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久,有一個電話打來了,還是來自北京的,潘籬接起電話,電話裡還是一個男人的聲音,潘籬猶疑的說:“你哪位?”電話那頭說:“我,嚴輝文,我命大沒死,出院才知道你出國治療去了,一晃一年多連個信也沒有我還想你不是不是出啥事了?結果剛聽你組長電話說你失憶了,真失憶了?我們當初差點死一起,你也不記的了?”潘籬說:“差點死一起?”嚴輝文說:“可不是?我在醫院裡躺一年多,動了好幾才大手術呢,現在也從一線上調下來了,身體扛不住了,我說你啥時候回來呢?”潘籬說:“我不知道,你能講講當時我受傷之前發生的事嘛?”嚴輝文想了想說:“從哪說起呢?對了,你還記不記得那個你一直追了五六年的那個鷹面女?”潘籬說:“不記得了,我得好好想想。”嚴輝文說:“我跟你說,當初多慘烈吧,她也捱了一刀,可是後來沒找見她的屍體,誰也不知道她死哪兒去了。”他開始滔滔不絕的講述那些事情,講起潘籬如何為了一個承諾,深入虎穴去營救她的線人,又如何遇上嚴輝文,又是如何和馬妍那些人鬥智鬥勇救了嚴輝文,潘籬聽著恍如南柯一夢。作者有話要說:看姑娘們爭論,我又有些無奈了,說說這個恆古不變的話題,那就是愛情,其實愛情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我們的社會,或者說是這個男權社會,歷來傳統文化是偏向於向女人強調愛情,歌頌愛情,把愛情編織成一個夢幻美麗的大夢,以達到滿足他們實質利益的目的,而實際上,一旦把愛情解構了,就只省下從童年時就深烙在心底的那些慾念,可能是不曾得到滿足的執念,也可能是自己曾經留下的慚愧,更可能是自己從中受益最大的一項感情的延續,所以年紀大點就越對愛情沒了什麼想法。我曾經在特種兵力抨擊過女孩子們視愛情為唯一的思維方式,是因為我自己也是這樣過來的,小的時候腦子裡只有夢幻愛情,想著誰愛誰是生死纏綿的愛,誰就是最好的,那會看金庸,感覺神鵰俠侶是最完美的,因為金庸的書裡只有這一部讓我有“這個故事是兩主角誰也離不開誰,一個死了另一個肯定會殉情的,至死不渝的愛情”的感覺,可是現在看看,實質上男主就是金庸心中的湯姆蘇,頑劣幼稚,還打著“你真像我姑姑”的幌子,一直玩曖昧,還“一見楊過誤終身。”赤裸裸的渣,小龍女也僅僅是一個蒼白的符號,她僅僅只為了滿足男人們對女人的一切幻想,至於本身?她有思想嘛?不,她連自己的喜怒哀樂都沒有,沒有自我需求的人,已經不是人了,就是一個符號。少年時期還很喜歡李尋歡,多麼執著的,專一的,有擔當的好男人。現在看看,那就是一個犧牲自己不算,還要拉著林詩音墊背的把自己逼成苦逼的傻逼。想當年我也最嚮往的就是一對一的純潔愛,一生一世一雙人,執子之手,與子白首,多麼唯美浪漫。後來發現這個願望太特麼奢侈了,因為感情中只有你想一生一世一雙人是不夠的,她不想你也沒轍,她想了可是面對壓力最後縮了,你一樣沒轍,也有隻想一生一世一雙人的,可自己不喜歡,更沒轍。於是男朋友談完談女朋友,一個一個的換下去,開始覺的死心了,找什麼找,一個人也挺好。可是人的這個想法很多時候不是想了就不會變的,就想一開始想要浪漫愛最後開始只想單身過了,這樣想不僅僅是因為找不到女朋友跟我一起過,而且因為對自己的秉性也很清除了,一個人獨慣了,再加上從小時候就沒感受過什麼親情溫暖,所以對親密接觸很排斥,以前不知道自己有這毛病,有了娃以後才發現尼瑪我連自己娃黏著我都受不了,所以我交往過的從男人到女人都都無一列外的控訴:“你不愛我!”嫌棄我太淡定,雖然我自問該哄該順,送禮物,生病有事的時候噓寒問暖都做到了,可人家還是喊“你不愛我!”那我也沒轍了,這種時候就想尼瑪還是單著好啊,所以每次談著,到了兩人分手的時候就想:“這個要還不成,我就這輩子單身自己帶娃過好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