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何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章 第一次失道 13 歸仙山,【十二國記】遠行者,無何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裡有妖魔的巢穴,是虛海之外妖魔的另一大聚集地。繼續往中心走,便是位於世界中心的幾座仙山。這個世界上那些傳說中超脫世外的仙、神以及天之玉京大多都在那裡,那是神秘而神聖之地。
麒麟出生的蓬山也在其中,麒麟是蓬山的主人。麒麟選中了他的王之後,就會一起在蓬山接受天敕,這就是天命所歸的王最正統的繼位儀式了。
,!
他們一行人的關係在這二十多天的同行中融洽了許多。主要是樂鸞單方面對坤的煩躁情緒消減了。實在是越相處越能發現坤的好脾氣,簡直不像是一個有著這種實力的大妖魔。就連樂鸞保持原形坐在他的身上他都包容地載了一路,倒是後來樂鸞不好意思了,自己化為了人形,控制了重量。
有時候看著這對像小朋友一樣打架吵嘴一樣的大妖魔,實在是很難想象他們是傳說中的千年大妖,還真是老小老小,越老越小。大概見的世情多了,無論是人仙還是妖魔都能活得更加通透吧。
這一路上有大把的時間,司遠和坤聊了許多。司遠從舜麒那裡共享到的知識在加入了坤的見聞補充後飛速充盈豐滿,這些點點滴滴不斷完善著他對融入這個世界的準備。
後來舜麒和樂鸞也忍不住加入進來。大家都是有一些閱歷、學識和思考的,所以在過程中他們交談得越來越暢快,這一路的行程也就越來越輕鬆愉悅。
到最後連之前一直瑟縮在舜麒使令空間中的夢真都克服了對兩位傳說中的大妖魔的畏懼加入進來。那之後就更有意思了。夢真雖然瞭解的知識和閱歷還不太多,但那些光怪陸離的夢境、天馬行空的想法都成了他們交流中滿是意趣的點綴。
連坤說話刺人的毛病也在短時間內就改善了許多,畢竟樂鸞和舜麒都不是會對他客氣的。再加上司遠不著痕跡地引導,他們也漸漸發現坤只是因為和人類打交道太少,才導致對人的說話方式那麼生搬硬套,顧表不顧裡。畢竟在坤上千年的生命裡,和人類打交道的日子屈指可數,而妖魔之間總是很直白的。
這二十多天相處下來坤的遣詞用語更加圓融得宜。要是現在他再壓制氣息混入人群中估計能夠輕鬆收穫到更多故事,要知道就連樂鸞都覺得坤現在更加親和了。
因著以趕路為先,又考慮到坤的習慣,他們大多時候都是直接從虛海中潛行。只有在他需要休息,或者遇到前方有大批妖魔匯聚,為了避免麻煩時才會換樂鸞載他們從雲海之上飛翔,這時候的樂鸞也不介意多帶一個坤了。
這世間之事有時候就是這麼奇妙,前幾天樂鸞還對避之如恐不及。這兩隻同樣站在妖魔頂點,但脾性卻相差極大的妖魔,往常除了一方有意糾纏時,都是老死不相往來的。
畢竟妖魔之間起作用的更多還是叢林法則,再加上大多數妖魔刻在骨子裡的領地意識,平常兩個大妖魔之間一般都是王不見王的狀態。實在很難想象他們之間還會出現這種連續二十多天都心平氣和地待在一起還平和聊天的場景。甚至還有你載著我我帶著你的畫面。
這種程度的信任,在妖魔之間,尤其是大妖魔之間本該是絕無可能出現的。但現在一個他們日常生活法則之外的意外因素出現了,一對年歲加起來都不到他們零頭的王和麒麟。
為著趕路速度他們沒有太多時間欣賞這世界的大好風光。但正所謂與君交遊,如飲醇醪,令人不覺自醉,三日不知其滋味。大家沉浸在語言和思想的碰撞中反而沒有太多對外界的關注,除了在路過舜國的時候。
越是靠近舜國周邊的海域,他們遇到的妖魔也就越多,越聚集。他們遇到的靠舜國最近的那片野木林,規模更是前所未見的龐大,至少坤的原形是遠遠不能覆蓋的。
“我們要停下來震懾一番嗎?”樂鸞主動問,相信以他和坤的實力只要全力釋放氣勢壓迫,這些靠近海岸邊的大小妖魔都會暫時退卻。
司遠看了眼舜麒的手臂,搖頭拒絕了。用妖魔治妖魔嗎?或許之後時機成熟了可以嘗試,但不是現在。
他們現在這樣一往無前地去往蓬山,當然不僅是為了讓他接受天敕成為名正言順的舜王,更是為了舜麒身上的失道之症。這也是司遠想要驗證的一個重要的猜測。
“樂鸞,我們直接飛過去吧。”
在舜國上方的一路是沉默的。
樂鸞很善解人意地飛得低了些,不再高翔於看不見下方的人間的重重雲海之上。他們飛行在雲海之下的天空中,哪怕樂鸞的速度並未因此減慢,也足夠他們看清滿目瘡痍的舜國。
司遠的腦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