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鼎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頁,江南岸+番外,張鼎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是劉家兄弟,孫家主僕,連帶著七娘母女,一家六口的日子倒也悠閒自得,不說其他人,就連七娘母女,脫離了黃燜魚的那個環境,日子過的也很是平和安靜,一家總共也只有六口人,她又是做廚娘的,需要做的,實在不多,而且日子長了,她也發現,只要劉文沒意見,其他人大多也是不會有意見的,因此在做飯之外,就幫著院裡進行打掃,這麼一來,就更符合劉文那有點龜毛的潔癖要求了。他們在這裡優哉遊哉的過日子,而那邊李思安的調查也在進行著,開始,李思安是不急的,他答應,也不過是想糊弄一下安平帝,在他想來,調查個一兩年,再慢慢的找人,那時候先不說皇帝的興頭是否已經過去,就算沒過,說不定後宮的哪位妃子就能懷上龍胎了呢?對,在李大人的概念中,安平帝這麼鬧騰,最大的原因就是自己沒後代,哪怕他有一個公主,也不會整日想這些有的沒的了,他打算的很好,可是安平帝卻不是這麼想的,他急於見到自己太祖的後代,所以天天招李思安進宮詢問,有一次差點在早朝上就問了出來,李思安見這情況不對,只有真的去找了。 在這種古代社會,找一個人困難,但也可以說是簡單的,若說某人自己進入深山老林,從此以後不問世事,那自然是找不出來的,可是,如果在某一地落戶,那是必定有戶籍的,而且不同於現代,這古代還有路引,若一個人沒有一定的身份地位,那麼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是必定要先開了路引的。這也是為什麼當初劉文對考秀才那麼上心的原因之一,沒有秀才的身份,他到哪裡都困難,到時候別說當徐霞客了,就是出個王普縣都困難。所以成武爺的後代,也一直都有記錄,更何況早些年的皇帝對這一支都比較上心,因此找起來也容易。成武爺的那一支,早先只有兩個庶子,再往下,卻只有一個嫡子,再之後的這一代倒是子孫旺盛,有了七個兒子,不過從這裡,管家對於庶子不留意了,記錄在案的,只是三個嫡子,而到了第四代,自然是隻跟著嫡系走,然後一路就查到了元州。成武爺的這一脈,一直沒有多大的出息,不過總算是有祖產在,所以頭幾輩的生活還算富足,不過到了第七代,就開始走下坡,到了第十一代,總算出了箇中興的,雖說不上多麼有才幹吧,總算把家產打理的不錯,但後世子孫卻不肖的很,到了第十三代,卻把祖產都分了個乾淨。李思安看到這裡,也有一些頭疼,他知道安平帝對太祖這一脈,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愧疚,若是此時太祖的後代都生活的很好,那他也好寬慰,而落到如此地步……安平帝恐怕是憤怒有之,不安更要有之的了。見他為難,他的心腹開口:&ldo;大人,其實,陛下也不見得……&rdo;這話說的含糊,李思安卻是一點就透的了,就說有著同樣的血脈,但過了這麼多代,恐怕早就大不一樣了,他隨便找一個人過來,教好說辭,不見得就糊弄不過去,但是……&ldo;大人?&rdo;見他半天不開口,他的心腹又叫了一聲,他回過神:&ldo;此事以後再說,現在先派人到元州去詳查,隨時將訊息送回來。&rdo;他已經這麼說了,他的心腹自然不會再說什麼,應了一聲就去了,他出去後,李思安嘆了口氣,不是他怕欺君之罪,而是,他不想有別人,混淆了他的皇帝的血脈,即使,只是名義上的混淆。&ldo;先看看吧,只要不是太過不是樣子,也還可以彌補。&rdo;就說那邊現在已經落敗了,但若有他出手安排,那自然也就要不一樣了,他在這邊想著元州,而遠在元州的英兒等人則在想著京城,此時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晚上雖然稍稍有些涼意,但披件衣服,坐在門邊吹風卻是非常舒適的,英兒一邊打著絡子,一邊坐在院子裡,和旁人閒談,此時天已經晚了,但她打絡子卻是不用看的,因此倒也沒有不方便的,這手活,看的旁邊的大姑娘小媳婦們都很是羨慕,劉新家的第一個忍不住開口︰&ldo;你這手真巧,將來也不知有哪個有福氣的能娶到你。&rdo;英兒低下了頭,青兒道:&ldo;劉新家的大嫂,你怎麼能亂說,我家小姐,還小呢!&rdo;&ldo;怎麼能小?英兒今年也十一了吧,女子十三就能嫁人了,這不是轉眼的事?&rdo;青兒瞪大了眼,正要再說什麼,花嬸道:&ldo;劉新家的,英兒一個未出閣的,你對她說這話,卻是不方便呢。&rdo;&ldo;是不方便呢,他們家又沒個女人家,劉大郎又不在,可我若不對她說,對誰說,對嬸子您說嗎?說起來,您家的變蛋不是正忙嗎?怎麼有功夫和我們這些人閒聊天啊。&rdo;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深情錯付:盛家夫人從不吃回頭草

使用者18190483

離譜!繫結非人老公,我虐哭遊戲

許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