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鼎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頁,江南岸+番外,張鼎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偽裝,就算再驚奇也不會表現出來,而就算是他不會裝,這種菜與他,也說不上太稀罕,這只是一個四套寶,他當初還見識過,駱駝裡面套羊,羊裡面套雞,雞裡面套鴿子,鴿子裡面套飯糰的駱駝套餐。雖說也只是套四樣,但若從體積上來看,那個更醒目一些,所以在這個時候,他更在意的是其中的味道,他表現的這麼大方,落在孫鵬眼中是滿心敬佩,落在鄭定輝眼中……也是敬佩,不過這敬佩的卻是:你就裝吧!裝吧,我看你要把這孫家公子騙到什麼時候!他這麼想著,當然不會去拆劉文的臺,反而按照他所說的,不斷的去灌孫鵬,他們先前在華安就經常聚會,他也知道孫鵬的酒量,清楚這小身板雖然看起來不怎麼樣,卻是極能喝的,因此不斷的想辦法往他嘴裡送酒,一會兒說一句,咱們三人能在這裡相遇真快活呀,一會兒又說一遍這算是他鄉遇故知了吧。孫鵬也覺得能在這裡和劉家兄弟喝酒很高興,再加上他自忖酒量不錯,也不怎麼在乎,所以喝了一杯又一杯。他們一邊喝著,一邊談論著,劉文就將話題往此時朝廷的動向上引,他倒不是對朝廷有什麼用心,而是縱觀整個大珠朝的科舉,排除那些恩科不說,很多科考都和當時朝廷的動向有關。當朝廷要有什麼大的動向的時候,有時候是會在鄉試的考題上出現的,畢竟考舉人,其實已經是在考官員了,雖說一般的舉人在最初只能做個八品或九品的小官,但已經是廣大的基層幹部了,這就像是現代的公務員考試,固然從這種考試中看不出太多實質性的問題,但卻能看出國家的方向,比如,在有的考試中就會出有關非洲的問題。大珠朝有邸報,但邸報卻不是他們所能接受到的,而他們在上面也沒有什麼關係,要想知道朝廷的動向,也只有從其他人那裡聽說了,正好,這孫鵬雖然位置不夠高,家世也不夠顯赫,卻是貢生,他所處的環境就是能談論,並且也有這種訊息來源的,果然,孫鵬雖然才來京城半個多月,各種方面的訊息卻沒有少聽,此時被劉文引誘著,就滔滔不絕的說了出來。說著說著,就說到了當朝宰相身上:&ldo;當朝的李大人,那真是要千古留名的忠臣,當年他做御史,那就是鐵面無私,後來做學政,為我朝選拔了諸多良材,先帝去世,他為顧命大臣,二十年來兢兢業業,當今聖上一成年,就還政於朝廷,如此風範,正是我等學習的楷模。&rdo;也是喝的有些多了,雖然還沒醉,卻也有些興奮了,說到這裡,他還拱了拱手,一副讚歎的樣子,他不知道他現在讚歎的李大人,現在很是焦慮,不僅焦慮還很是為難,不僅為難還有些茫然,看著對面的皇帝,他心中只有一個感覺:這是報應嗎?是報應嗎?是報應嗎?他這邊想著,那邊的皇帝也開口了:&ldo;李公,你相信報應嗎?&rdo;他的聲音很好聽,語氣卻有些軟綿綿的,話音中,還帶著幾分神秘的氣息,若是劉文在此,一定會發出一句生活就是盆狗血之類的感嘆,這位,正是他們當初在港口遇到的那一位,也正是大珠朝的第十四任皇帝,鄭玉文,此時的年號為安平,之後也有人如此稱呼他。安平帝今年二十八歲,在位二十年,縱觀大珠朝從開國到今日的歷史,他雖說不上是在位時間最長的,但也可以說是少有的了,當然,這與他早早就登基有關,在他第一次坐在那個位置上的時候才八歲,二十歲以前,他都只是一個木偶,二十歲那年,被人贊為大忠臣、大賢臣的李思安為他主持了親政儀式,因此,就說他手握大權的日子,也有八年了。只可惜這八年並沒有將他鍛鍊的怎麼殺伐決斷,怎麼乾綱獨斷,反而看起來軟綿綿的,而他所思考的問題,也總讓李思安無數次的想撞牆‐‐雖說歷代有不少皇帝都相通道術,相信什麼神佛的,但人家說到底,是想要長生不老,成神成佛,而自己面前的這位呢?為什麼思考的問題總是這麼與眾不同呢?比如說現在,他在問什麼?報應?一個皇帝要相信什麼報應嗎?&ldo;李公?&rdo;那軟綿綿的聲音又響起了,李思安只有硬著頭皮道:&ldo;陛下,此等事情……唔,聖人有言,敬鬼神而遠之,今年的科舉馬上就要……&rdo;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