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1頁,四季錦+番外,明月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阿霧設想著如果自己是個單純不知道未來事情的人該怎麼回答,&ldo;殿下如今是聖上的嫡長子,難道不能……&rdo;阿霧這話問得大膽又恰當,她不是別人,而是楚懋的妻子,她自然應當這樣問,若不如此,那才反而顯得虛假,試問這天下哪個女人不想登上皇后的寶座,成為天下第一尊貴的婦人。楚懋靜靜地看了一會兒阿霧,&ldo;王妃,難道不知道父皇對我的態度,居然還有此等異想天開之思。&rdo;阿霧義正言辭地道:&ldo;我並非異想天開,也不是慫恿殿下。而是古法如此,說句不敬的話,即使聖上偏心,越過殿下而立太子,又如何堵天下悠悠眾口。殿下並非顢頇也無惡跡,且明睿果決,若能……必是天下黎民之福。&rdo;這一番話被阿霧說來還真是有模有樣,反而襯得楚懋心胸狹窄了,以為她是為了一己之私才那樣說的。&ldo;王妃同我相處時日也不算多,怎麼就看出我……&rdo;楚懋頓了頓,大約也有些不好意思自贊,&ldo;能為天下黎民之福?&rdo;讚美人,還要讚美得恰到其好,那才是本事。不僅自己不能肉麻,還要讓對方不會覺得自己是溜鬚拍馬。阿霧覺得有些頭疼了,若放在前世她自然能列舉出許多許多的例子。正元帝的文成武德,想來便是後世也需敬仰,而他的廟號還得了個&ldo;祖&rdo;字。 帝王薨後,於太廟立宣奉祀追尊廟號是極嚴苛的,按說,開國之君才稱太祖、高祖,繼嗣之君謂&ldo;宗&rdo;。但也有先例以繼嗣之君而稱祖的,比如成祖,但那也是繼往開來有大功績的賢明之君。到了楚懋這位正元帝,他登基本就名不正言不順,但以此而仍能得&ldo;世祖&rdo;之廟號,可見其當政期間,朝堂之臣、鄉野之民對其的愛戴。而阿霧覺得對於一個宵衣旰食、毫無娛樂,每日閱簡以百斤論,從無滯壓奏摺的情形,擴疆立土,安定邊疆五十年無患,治河工利民的皇帝來說,楚懋得個&ldo;祖&rdo;字還真是問心無愧,實至名歸的。但是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發生在楚懋登基之後,而楚懋現在這個階段都幹了些什麼事?找高僧談經,與天師論道,同清客悠遊,煮茶論酒、吟詩作賦,全是高雅避世之趣,而祈王府最負盛名的是其舞姬、是其角花箋、是其&ldo;龍賓十友&rdo;套墨,都是玩物。至於祈王殿下本人在朝堂上做的事情,也不過是隻盡本分,無功無過。那麼阿霧是怎麼看出楚懋的&ldo;明睿果決&rdo;和&ldo;為天下黎民之福&rdo;的呢?這還真是個難題。當然肯定難不住阿霧。阿霧以為,恰恰是&ldo;正元&rdo;二字型現了楚懋對登極不正的介意,他本是嫡長子,正該名正言順的繼位,然而世事弄人。不管最後楚懋表現得如何理直氣壯,但阿霧可以肯定他內心來講,還是極端需要得到他人認同的。而從阿霧看出的蛛絲馬跡推測,楚懋早已在著手準備&ldo;清君側&rdo;之事了。&ldo;殿下雖然散淡,可我觀殿下胸懷蒼生,非甘願碌碌之人。&rdo;這話說得虛,楚懋的眉尖挑了挑,阿霧自然知道他不信,又道:&ldo;從雙鑑樓便可知殿下的志願。&rdo;這下楚懋唇角的笑意總算抿平了,阿霧知道自己撓中了他的癢處。&ldo;可殿下並非為一己之私的人,磊落坦蕩,行人之應當所行,教妾也是如此。若殿下願意擔負黎民之責,那也一定也是因為殿下不得不挺身而出,只因殿下才是那個最適合的人選,而並非是為了那生殺予奪的寶座。&rdo;阿霧說得正氣凜然。&ldo;哦,你怎麼能肯定若我有心,就不是為了那個位置,而是為了天下蒼生?&rdo;楚懋狀似隨意地問道。阿霧充滿了愛憐地看著楚懋道:&ldo;我想殿下自小生長在深宮大內,若是能夠,恐怕今生都不願意再踏足此地一步的。&rdo;阿霧雖然不知道楚懋從小生活的狀況,可用腳趾頭想也知道他幼時一定吃過許多苦,否則如今也不會如此愛戴護他愛他的郝嬤嬤,因而也能隱忍許多事情。再觀今日楚懋的表現,阿霧覺得他一定是冷透了心的。而實情還真是被阿霧料中,楚懋默默看了她良久。阿霧是硬著頭皮才頂住他那直窺人內心的悠長眼神的。這時候她更不能虛心地低頭,實際上她的話也半真半假,她覺得楚懋登基既是黎民之福,同時也是他對那位漠視他一生的父親的最好&ldo;致敬&rdo;‐‐推翻他的遺詔。阿霧直視楚懋道:&ldo;不管未來殿下怎麼選擇,我都會義無反顧地站在殿下、、身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