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頁,四季錦+番外,明月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紫硯打不過王婆子,拉著王姨娘開始跑,跑到前邊兒遇上每日都來院子裡採梅的二房梅姨娘,紫硯便停了下來,回過頭對追上來的王婆子道:&ldo;你只會罵我們,怎麼她們折梅枝,你又不說。&rdo;王婆子停下來,很不屑地看了紫硯她們一眼,&ldo;你們算哪個牌面兒上的人物,居然妄想跟人家比?&rdo;王婆子說的是大實話,大房、二房的貓貓狗狗都是寶貝,紫硯她們是比不上的。王婆子扭打著紫硯,連帶還掛著了王姨娘,而那邊兒梅姨娘看了這一出,在一邊捂著嘴笑。到最後還是紫硯拋了梅枝,拉了王姨娘快步跑開,王婆子這才作罷。不見了王婆子,紫硯才停下來,轉頭對王姨娘道:&ldo;哎,今兒真是讓姨娘看笑話了。&rdo;王姨娘也不是不懂安國公府的情況,只是沒想到一個守園子的婆子也敢這樣輕視三房。&ldo;她怎麼敢?&rdo;紫硯嘆息道:&ldo;她怎麼不敢,姨娘又不是不知道,咱們太太是個菩薩性子,誰都敢騎在她頭上,老太太又不待見咱們老爺。&rdo;&ldo;剛才哪位折梅的是誰啊?&rdo;王姨娘又問。紫硯又嘆息一聲,&ldo;還能有誰,二老爺去年剛納的梅姨娘,寶貝得很吶,就是二太太也不敢拿捏她,你沒瞧見王婆子見了她,屁都不敢放麼?&rdo;紫硯又自言自語道:&ldo;也不知她有個什麼手段,將個二老爺籠絡得鐵牢似的,如珠似玉地護著。&rdo;王姨娘只覺得剛才那梅姨娘的笑容實在太礙眼,兩人同是姨娘,可待遇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自己被惡狗追得只有逃的份兒。依她看,那梅氏實在沒什麼了得,長得普普通通,身條兒也普普通通。可是緣何她就能得二老爺的臉?這人啊,最怕的就是人比人。過不得多久,紫硯就對阿霧回了話,說是王姨娘同二房的梅姨娘走動了起來,雖不頻繁,但也算有了交往。&ldo;嗯,如今在年邊兒了,你多尋王姨娘去園子裡耍耍。&rdo;阿霧吩咐道。紫硯沒猜出阿霧如今倒底是要做什麼,只覺得她對這位王姨娘也太寬泛了些。崔氏那邊知道了王姨娘同二房梅姨娘來往的事,本要喊了她來訓斥,卻被阿霧阻攔了。&ldo;太太快別說她了,她也是個可憐人。何況爹爹對她本就有些愧疚,你再訓斥她,更添了爹爹的內疚。&rdo;崔氏是個良善人,也憐惜做女人的不易,因而聽進了阿霧的話。王姨娘試探了幾回,發現崔氏真是個菩薩性子,也就漸漸大了膽子,同梅姨娘來往愈頻。到了年邊兒,各府信佛、道的主子都喜歡招僧、道入府,念念經,畫畫符。更有甚者,乾脆就在自己府裡修了佛堂、道觀,常年供奉佛主或三清天尊。而寺廟、道觀來年的香油錢,也多靠她們走家串戶在這年尾的招攬。所以一時間京裡、京郊的僧尼、道冠都忙碌了起來,各憑本事、大顯神通地走家串戶。而能進出公門侯府的出家人都是大有能耐者,一張利嘴,上下一合就能生死人肉白骨。大房信佛,二房通道,崔氏是漫天神佛、真君、元君都信。這日阿霧遠遠地望見一個背影,有些眼熟,立時憶起了一個人。阿霧笑了笑,那可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了。阿霧低頭對紫硯吩咐了幾句,紫硯點了點頭,出去了一會兒,就引了個人回來,直接進了崔氏的屋裡。馮道婆長得一副清瘦臉,儘管私底下葷素不忌,但是依然一臉常年吃素的菜色,手腕上擱著一把尾塵,帶著女冠帽子,是有那麼一絲世外高人的樣子。馮道婆這幾年在京城甚是吃得開,是公侯伯府的常客,等閒人還請不到,如今崔氏是沾了二太太的福氣,才見著了馮道婆。她一見馮道婆進來,趕緊起身相迎,又讓司畫、司書張羅茶水糕點。馮道婆小坐了一會兒,給崔氏畫了幾道符,崔氏又答應明年在馮道婆的道觀裡點長明燈,每月供奉四斤燈油。一年就要二十兩銀子。一旁的阿霧聽了在心底肉疼得厲害。崔氏給榮三爺和三個子女各點了一盞燈,唯獨缺了自己。到馮道婆走後,阿霧嘟著嘴道:&ldo;太太也忒大方了些。&rdo;&ldo;你知道啥,這馮道婆很有些神道,今兒好容易得了她肯來,二十兩銀子值當什麼,只要你們都好好的,我就滿足了。&rdo;崔氏為阿霧理了理花苞頭上的金環鈴鐺。阿霧很想告訴崔氏,那馮道婆就是個大騙子、大神棍,哪裡有什麼神道,全靠一張嘴皮子瞎說,開了年就要露陷兒的。只是目前阿霧卻還不能揭發出來。當年馮道婆的事情鬧得極大,阿霧現在還記憶猶新。饒是福惠長公主那樣的人都信過馮道婆,所以阿霧才一見她的背影,就想起她來了。王姨娘對崔氏屋裡的動靜兒一直都留心著,這日見崔氏攆了屋裡人,只留得她和六姑娘兩個,神秘兮兮的,因此抓了把錢給晴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