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頁,四季錦+番外,明月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隆慶帝的宅子一賜下來,榮三老爺帶著崔氏和阿霧就去上房給安國公和老太太磕了頭。這幾個人的表情最是有趣。安國公是一幅慈父模樣,更難得的是擠出了一滴眼淚花花包在眼睛裡,以手扶額,一幅不忍分離的模樣。老太太是木雕的菩薩一樣呆愣。大太太和二太太則是既想笑,又想哭,既想和三房緩和一下關係,可又一時拉不下臉面。所謂遠香近臭,如今榮三老爺已經分出去了,又如此的受皇帝看重,今後指不定她們的夫君要承爵,還得走榮三老爺這兒的關係。這兩個女人想得極好,依然覺得榮三老爺是她們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庶弟,今日打一巴掌,改天給個甜棗也就是了。就像族老中的那位二叔父一樣,時過境遷後,給些好處也是肯幫忙的。不管怎樣,榮三老爺一家總算是踏出了安國公府的大門。一路上,阿霧和崔氏兩個人嘰嘰喳喳地議論開來,都有一種天頓時晴朗之感,在國公府那狹窄的院子裡,連說話都覺得有氣兒壓著。到了青龍橋那宅子,先就在裡頭準備的崔氏身邊的曲媽媽和阿霧身邊的宮嬤嬤都迎了出來。&ldo;老爺、太太裡頭都佈置好了,只等著太太開庫房,挑些擺件玩意了。&rdo;曲媽媽笑得一臉的包子褶子。她簡直比崔氏還高興,她是太太身邊最得用的媽媽,今後在這崔氏獨大的後院裡,曲媽媽的身份真是看得見的漲。榮三老爺得了三日假,捋了捋他十分得意的美髯,攜著崔氏和阿霧跨了進去。新宅子不算大,但在青龍橋附近也不算小了,三進帶跨院,右邊兒還有一個狹長型的小園子,可謂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進門就是個院子,左牆角一株很有些年生的梅樹,到了冬日還不知是怎樣粉雪蔚雲的景緻。再右上角有幾株海棠,下頭擺著一缸用於救火的水,缸上浮雕竹下童子戲鵝圖,十分古雅有趣。第一進的正廳是平日宴客之地,榮三老爺的外書房也設在這裡。小廝、護院等住在跨院,並設廚房、雜洗處,還有一處水井。穿過廳堂,走到第二進的天井裡,這一進最寬敞,正房是榮三老爺和崔氏的起居之所,還有榮三老爺在內院讀書的地方。帶的兩個跨院則是給榮玠、榮珢準備的,這一進也設了小廚房,做些糕點,熬些湯水之類。榮三老爺和崔氏的後面則是阿霧的居所,女兒家在家裡是做嬌客養的,所以阿霧獨有一進的屋子,佈置了她的琴室、書房等等,還有一眾丫頭的屋子,她身邊伺候的人比崔氏還多,卻也不是她自傲,而是崔氏恨不能全家的丫頭都供阿霧一人使喚才好,她時常掛在嘴邊的就是&ldo;女兒家要嬌養&rdo;這句話。旁邊狹窄的小園子一行人也走馬觀花地看了看,園內無水,砌了個小小的魚池,立了一尊空透瘦的太湖石,有倚牆假山,還算精緻。這就是阿霧她們今後要長期生活的新宅子了。比起安國公府三房的院子已經好了太多,是以眾人都笑得合不攏嘴,就是阿霧的臉上也有燦爛的笑意。她的要求果真降低不少啊,這麼個狹長的小園子,都讓她高興萬分了。榮三老爺坐在正房,啜了口武夷巖茶,滿意地擱下茶盅,環視了一週後才道:&ldo;這一堂紫檀傢俱怕是百年世家裡頭也未必能找著這麼齊全的吧?&rdo;阿霧笑了笑,&ldo;是啊,這樣大的整塊紫檀很少見,女兒在江南看到的時候,價都沒還就買了。這種東西可遇而不可求,多少銀子都值得。何況,咱們家難道不是要向著百年世家發展的麼?&rdo;榮三老爺點點頭。阿霧的話說到他的心坎上了,分家出來,今後就自成一脈,榮三老爺的確是想向著百年世家發展的,將他這一脈久久長長地傳下去,重要的就是教育子孫爭氣。男人的功業,所謂治國、齊家、平天下,這齊家可不僅僅是說他這一代而已。有了這麼一堂紫檀木傢俱,的確算是開了個好頭。百年世族的家裡總要有些好東西鎮著。待年生再久一點兒,這新傢俱變成舊傢俱,那就有底蘊了。這塊紫檀一買到,阿霧就請了江南最擅北式傢俱的匠人畫圖、分料、雕刻、組合,為的就是這一天。當初這兩船傢俱並沒跟著他們進京,而是後來雕鑿完成,由管家押送至京的。不想真是派上了用場。這一堂傢俱是擱在榮三老爺和崔氏的房裡的,並沒放在待客堂屋裡,那樣就像暴發戶了。阿霧對自己也毫不吝嗇,聽說南海那邊的黃花梨木好,江南離南海總比京城近,阿霧也囑咐人留心,真購得了木料,自己費了不少心思,畫了大概的模樣,讓木匠去做。這兩堂傢俱一擺進屋裡,頓時就給這宅子生色不少。榮三老爺捋了捋鬍子,心裡卻感嘆阿霧心思潛藏得好深,那麼早就開始計長遠了,便是男兒也及不上她。&ldo;爹,這屋子咱們雖不能動,但是題匾還是可以的,你老人家狀元之才,是不是動動手,寫幾幅?&rdo;崔氏也期盼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窩囊皇后?宜修樂意!

安昭榮

嬌軟知青太會撩,糙漢老公吃不消

杞肆

德林小鎮+番外

吃小孩的鬼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