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之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0章 義軍戰敗,明末:從零開始造反,神武之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起義軍馬軍極多。
精銳老營基本是一人雙馬,甚至是三馬。
正是靠著機動力極強的優勢,起義軍才能遇官兵得利而進,不利而走。
官兵一般步騎想當,一時間根本追不上。
至於起義軍的老弱和步軍,一般會躲進山林,等到大戰之際,再徵召隨軍作戰。
這就造成起義軍每家內部也十分鬆散,戰力不強。
雖然說要走,但是杜文煥、洪承疇來勢洶洶,怎麼都要打一場再走。
起義軍開始做準備。
但是張獻忠、老回回的軍隊開始在府谷縣一帶擄掠。
李毅的軍隊駐守在南面的楊家灣。
這裡靠近黃河渡口,因為來往商隊比較多,形成了一個集市。
可是這些年天災兵禍,集市也冷清許多。
大同軍入駐之後,會拿賞賜的錢糧換取東西,讓原本冷靜的集市多了幾分生機。
這也讓集市上的百姓對大同軍十分好奇。
不知道這群講道理,不擾民的賊寇是從哪裡來的。
李毅讓軍方抓緊時間練兵,而農會則就地宣傳天下大同的思想,講述大同軍的主張。
大戰在即,一切都要抓緊時間。
可就在這個關節,老回回馬守應的軍隊居然闖進了楊家灣開始擄掠。
大同軍自然不允許這種殘民害民的事情發生。
駐守在楊家灣的高老實收到訊息,一方面向李毅稟報,一方面派兵前去阻攔。
派去傳信的心腹只帶回來一個口信,先打再談。
高老實立刻心領神會,根本不管對方是不是友軍,直接迎頭痛擊。
李毅擔心第一司吃虧,還派了布顏的騎兵隊前來支援。
結果他是高看著老回回的軍隊。
第一司一個衝鋒,老回回的軍隊就被打的抱頭鼠竄。
等到騎兵隊衝入敵陣,更是直接將老回回的軍隊打崩了。
被大同軍解救的百姓一個個感恩戴德,跪在地上向大同軍磕頭道謝。
望著衣衫襤褸,骨瘦如柴的百姓,高老實親自下馬扶起他們。
他先是宣告大同軍是真正的義軍,絕對不會殘害百姓,還會保護他們。
然後大聲怒斥老回回馬守應是義軍中的敗類,大同軍恥與和他們為伍。
再然後農會前來,一方面宣傳大同思想,號召百姓建立起農會,另一方面發放錢糧,讓百姓能夠過完這個冬天。
就這樣,大同軍的影響力在府谷縣一帶迅速傳播,很多人都知道這支軍隊是真的為窮苦人做主。
而老回回馬守應吃了虧,又被打的滿頭包,只能去王嘉胤那裡告狀。
王嘉胤叫來李毅,居中調和。
王嘉胤嘴上說都是自家兄弟,不要傷了和氣。
實際上明裡暗裡,都是想讓李毅低頭,還站在為了義軍團結的道德制高點上,向李毅施壓。
李毅心中冷笑。
但他之所以讓高老實直接動手,就是為了表露自己的態度。
在他看來,既然起義軍自命為百姓做主,要帶百姓過上好日子,就不能行殘民害民的事情。
不然不就是既當又立,無恥之尤。
李毅並沒有就此事和馬守應爭論。
他直接詢問王嘉胤,義軍軍紀如此敗壞,那他們到底是義軍,還是賊寇。
王嘉胤自然不會自認為自己是賊寇。
可是面對義軍軍紀敗壞,殘民害民的種種行徑,卻啞口無言。
李毅當即苦心規勸,希望王嘉胤能旗幟鮮明的站在他這一邊,讓各家頭領約束手下,嚴明軍紀,護佑百姓,不要行賊寇的作風,不然義軍怕是難成大氣。
王嘉胤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是他這個盟主實在沒多大實權。
只能嘴上附和,再也不提讓李毅道歉的事情。
一旁的老回回馬守應心中暗恨,心中鬱悶至極,再也坐不下去,起身恨恨離去。
等到老回回馬守應離開,王嘉胤這才與李毅說了幾句交心的話。
各種道理他自然心知肚明。
但是各頭領並非都是目光長遠之人。
他們心比天高,互不服氣,就是自己這個盟主,有時候也不放在眼裡。
只是如今官兵追剿,形勢危急,這才聯合在一起,若是形勢好轉,怕是義軍早就分崩離析。
王嘉胤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