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之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2章 絕境下的生機,明末:從零開始造反,神武之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立無援,城外又有洪閻王帶領大軍,好些人心中驚慌,已經失去了勇氣。
但同樣,也有部分義兵經過這段時日,已經對義軍有了認同,再加上仇視官府,此刻視死如歸,敢於死戰。
可是無論如何,義兵都明白,義軍絕對不是官兵的對手,此戰必敗。
李毅登上城牆,能隱約看到遠處有密密麻麻的官兵正在打造營房。
又有一隊隊官兵調遣到各處設定木寨,和主營呈掎角之勢,顯然也是防備城內義軍。
望著旗幟招展,士氣高昂的官兵,李毅明白,此戰不可硬拼,硬拼必敗。
可是眼下又有什麼辦法留有轉圜餘地呢
官兵大營中,民夫正豎起粗大的營柵包圍大營,並且挖掘壕溝,並且設定崗哨。
洪承疇行兵打仗的風格是一板一眼,都是結營寨,列軍陣,以強勝弱,以勢壓人。
這種風格講究堂堂正正,破綻比較小,但正因為死板,應對突發狀況比較差。
如今兩路大軍集結,加上後面的輜重民夫,有一萬四千餘人。
洪承疇也是第一次統率這麼大的軍隊。
等到主帳設定好,洪承疇召集了武官前來議事。
這次固原方面派來了一個參將,兩個遊擊,統率四千邊軍。
而延綏抽調了一部分邊軍,由兩個千總率領,和遊擊將軍艾萬年合兵一處,共兩千餘人。
所以軍議召開,這些武官都需要入座。
洪承疇首先表達了對固原派出援兵的感謝,然後話鋒一轉,提到賊首李毅並不是好對付的,希望大家勠力同心,為朝廷除此大患,倒是自己定然為眾人向朝廷表功。
固原軍鎮的參將是個四十餘歲,絡腮鬍子的壯漢,名叫陳倉。
他聽到洪承疇多次強調李毅難以對付,不由嗤笑道:“到底是個毛都沒長全的小子,能有多麼厲害。要不是他躲在延安城,抬手可滅。”
李毅的名聲多在延綏一帶流傳,固原並沒有多少人知道。
所以當他們聽聞李毅年紀輕輕,卻屢立奇功,只覺得是延綏官兵無能。
洪承疇臉色陰沉。
李毅要是抬手可滅,他被李毅奪去了延安城,那豈不是無能。
一旁的艾萬年也知道李毅的厲害,沉聲道:“俗話說驕兵必敗,李毅到底好不好對付,今日交戰自然明瞭,陳參將何不立個頭功。”
陳倉怒道:“老子是客軍,你們延綏軍鎮拉的屎,倒是讓老子收拾,哪有這樣的道理”
艾萬華冷冷道:“剛剛陳參將還說抬手可滅,我等將大功想讓,難道不好嗎”
“上就上,就是個毛頭小子,帶著一群烏合之眾,老子就不信有多厲害。”陳倉大聲道。
好在統率騎兵的遊擊將軍王慶堂領教過李毅的厲害,當下道。
“賊寇多是流民組成,聽聞大軍將至,皆是面如土色,驚懼交加,實在是一群烏合之眾。”
說到這裡,微微一頓道:“不過那李毅能一箭射殺我手下把總,可見勇武過人。此事還應從長計議。”
洪承疇卻直接道:“既然陳參將這麼有信心,首戰自然要交給他。陳參將,還請你整頓兵馬,早飯之後,就率軍進攻。”
陳參將已經把話說出去,當下拍著胸脯道:“洪撫臺放心,卑職親自領兵,必定奪回延安城。”
軍議結束,武官陸續離開。
洪承疇微微一嘆。
從議事可見,武官地域劃分嚴重,並且驕橫妄為,互不統屬,倒是難以指揮。
只希望接下來戰事能夠順利。
城南,三千固原兵嚴陣以待,推出了大將軍炮向城牆放炮。
只是這些炮彈準備太低,好些都直接飛進了城池內,造成百姓傷亡。
李毅只得讓人疏散南城附近的百姓。
等到幾輪炮擊之後,固原兵開始上前。
首先是弓箭手和火銃手壓制城頭的反擊。
然後步兵抬著巨大的攻城梯,隨著戰鼓聲向城頭跑來。
這種攻城梯不同於之前義兵攻城用的木梯,而是一種用粗壯硬木,並且包裹住牛皮的重型攻城梯,前段還裝著鐵鉤,可以勾住城頭,根本推不動。
固原兵冒著箭雨搭建好攻城梯,開始舉著盾牌向城頭攀爬。
義軍同樣缺少有效的守城器械。
只能投擲石頭、粗木,用熱水向下澆灌。
不時有固原兵慘叫著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