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曉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6頁,調笑令+番外,鍾曉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ldo;再等他三年罷……&rdo;----------------------------------正文完----------------------------番外之一曲寒衣憑誰寄李太傅譜了一首曲子,起名《寒衣調》,只教了獨子李霽、皇子楚元秋二人。是時楚元秋的侍童柳臨湘在一旁侍奉,便偷師學會了。李霽、楚元秋、柳臨湘三人之中,柳臨湘卻是最通音律的一人。一曲寒衣彈得百轉千回,愁煞人腸。甚至連李太傅聽了,也要自嘆弗如。楚元秋在旁人面前懦弱怕事,心底卻是個極度好勝的少年,每日入夜後苦練不已,只求博得太傅一聲稱讚。然而當他自以為成了火候之時,只消柳臨湘隨意撥兩下琴絃,他一身揚揚自得的氣焰便都被澆滅了。楚元秋身為堂堂三皇子,七歲時被眾人推下池塘險些淹死,八九歲時連宮女太監都對他不恭不敬,母不受寵父皇不喜,處處遭人排擠,致使其為人城府極深,在宮中眾人面前喜怒不顯於色,而到了李霽與柳臨湘這一對竹馬之交面前則成了喜怒無常。高興了,恨不得與你血肉相融;不高興了,什麼難聽的話違心的話也都曾斥過罵過。然而李霽與柳臨湘知其是壓抑太過,且楚元秋對他們確是傾心相交。能得天家之人這樣一份感情,雖是榮幸,卻也沉重不堪。柳臨湘是侍童,李霽是侍讀,雖說三人時常膩在一起,到底有個親疏遠近。李霽是太傅之子,結交者眾多,儘管是陪三皇子讀書,與宮中其他諸位皇子的關係亦不錯‐‐至少表面上總是笑吟吟地客套著。而柳臨湘見的、聽的、陪著的,都只有一個楚元秋。這小小侍童膽子卻不小,十一歲便調戲起了皇子,賣弄著自學偷學來的一點點詩才,寫了一首歡情詩,起名為《湘水知秋》,將&ldo;秋&rdo;描寫成了一名羞澀閨女。楚元秋大怒,氣匆匆地找來李霽商量,兩個毛頭小子湊在一起嘀嘀咕咕了半天,終於商量出個辦法來。楚元秋回贈了柳臨湘一枚親手編的綠色琴穗。小臨湘收下之後對著燭光照了一夜,實在沒看出裡頭有什麼玄機,只好去請教元秋皇子。小元秋得意洋洋:&ldo;琴穗此物頗有講究,佛家黃,道家玄,才子紅,佳人綠。&rdo;小臨湘:&ldo;……&rdo;兩個幼稚的少年為了這個問題爭論不休,李霽叼了根狗尾巴草無趣地蹲在一旁:&ldo;吵什麼吵什麼,臨湘連個琴都沒有,琴穗別在腰上?&rdo;一語驚醒夢中人,楚元秋眼睛一亮,決定開始親手斫琴。楚元秋支使宮人去取上好桐木,小太監懨懨地應了,卻只隨意尋來一條潮腐不堪的梧桐木。楚元秋表面上未說些什麼,卻躲起來揮著那條梧桐木猛砸宮柱,直將那條木頭砸得稀爛。最後還是李霽想辦法弄來了一條良木,又捎了其餘凌雜物進宮,這才解決了制琴之材的問題。三名少年皆未做過木活,李霽從家中尋來一本《斫琴指南》,三人照著上面一點點做起來,足足用了八個月的時間才將琴斫成。期間三人俱是弄了一手的傷,柳臨湘捧著楚元秋的手既是心疼又是擔憂:&ldo;若讓宮人看見了,可如何交代……&rdo;楚元秋淡然地收回手:&ldo;無妨。便是斷了指頭,怕也沒什麼人在意。&rdo;三人為木琴上弦,宮弦八十一絲、商弦七十二絲、角弦六十四絲、徵弦五十四絲、羽弦四十八絲,皆是比照標準來的。楚元秋數絲數的心煩意亂:&ldo;三十五、三十六……&rdo;臨湘竊笑,揉了揉痠疼的脖子,指著樹上數道:&ldo;十六、十七、十八……哇,那裡有十八隻麻雀!&rdo;楚元秋:&ldo;十九、二十、二十……&rdo;他將琴絃狠狠一扔,暴走地撲上去掐柳臨湘的脖子:&ldo;你個小混賬~~今天給哥哥我數出九千九百九十九條絲來,少一條就給我少吃一頓飯!&rdo;臨湘眨眨眼,兩手捧起一大把琴絲,遞到楚元秋面前:&ldo;九千九百九十九條,一條也不少。&rdo;楚元秋冷眼看之。臨湘再度無辜地眨眨眼,淺笑道:&ldo;不信你數。&rdo;楚元秋:&ldo;……&rdo;費了許多時日與功夫,總算將配琴穗的琴制了出來,楚元秋道:&ldo;就叫秋湘琴罷。&rdo;柳臨湘笑得見牙不見眼,兩枚酒窩甜甜地顫了顫,挑眉道:&ldo;何不叫湘秋琴?&rdo;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獻身荊棘

迷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