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向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頁,宛若一夢+番外,欣欣向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ldo;宛若我瞧著也不用操心,有那邊老太太疼著,娘娘青眼,必不會差的,就是宛如,過了年可就十一了,雖是庶女,我這裡想著,還是及早給她尋一門體面妥帖的親事定下才好&rdo;這便是王氏也扳不過來事兒,宛如自小在蘇澈身邊長著,雖不如承安得意,可比宛若強多了,恐怕在丈夫心裡,宛若即便再出息也要靠後些,畢竟真心疼的還是那個上不了檯面的庶女。王氏心裡彆扭,面上卻不露,淡淡一笑道:&ldo;這哪兒用爺操心,便是我不上心,上頭還有她嫡親的祖母呢,尋門可心的親事還不容易&rdo;蘇澈倒也識趣,便沒說下去,其實是周映雪哪日,尋了他嘮叨,心裡還是想著巡撫大人那門親事呢,忖度這雖不如宛若定下的婆家,也不差。只人家嫡子,如今又正得聖寵的封疆大吏,如何能瞧上個四品官兒的庶女,便是宛若,不是沾了外租家的光,看著蘇府,翰林府這門親事也成不了。原先在冀州那會兒糊塗,被映雪一鼓動,蘇澈便沒深想這裡頭的事兒,進了京來,更影綽綽聽說那永平侯府也惦記著劉巡撫這門兒女親事呢,人家還是正根的嫡孫女,因此便斷了念頭。這時聽周映雪還嘮叨這事,便煩起來數落了她幾句,過後,畢竟還是惦記宛如的親事,便順著空和王氏透了透,打量指望王家那邊幫著說門體面的好親事。哪知王氏卻不接他這個岔,估摸她還念著去歲宛如把宛若推進水裡那檔子事兒,便想著過過再提。等他走了,王嬤嬤低聲埋怨:&ldo;可是爺這心咱們就摸不透,前面那檔子事兒,可差點害了咱們姑娘的命兒呢,這會兒雖說事兒過了,可誰能有這麼大的度量,不追究便罷了,還能上趕上給她說親事,算盤打的也太如意了,天下那兒有這樣的好事兒去。&rdo;王氏冷冷哼了一聲:&ldo;那丫頭我這麼瞧著也不是個什麼安分的,將來不定和她娘一個樣兒,誰家娶回去,誰家遭殃,還不夠她嫌三嫌四的鬧騰呢。&rdo;王家宅門裡如今雖說是王氏掌著家,可週映雪祖孫母女三人,也不是多省事的主兒,三天兩頭就找的事兒,因此也不消停。這時候見老太太捨不得宛若,倒正好順了王氏的心,接不回去,就說這邊老太太死活不放,婆婆那邊兒也就沒話說了。再說,她一進來就瞧見,宛若裡外上下竟是換了個樣兒,新做的一件海棠紅貢緞襖,下面也是同樣兒的褲子,剛頭摟在懷裡底細端詳了端詳,裡頭竟貼了一層狐狸毛皮裡子,穿在身上,別看輕薄好看,卻也十分暖和。蘇府畢竟比不上王家,皮毛便不算很稀罕的物件,可給個七八歲的孩子做衣裳也捨不得,畢竟小孩子家長的快,今年做的衣裳,明年就不能穿了,沒得糟蹋了東西,因此只給宛若做了一件羽緞毛裡的披風。不止這個,這丫頭腳下踩的羊皮攢金邊小軟靴,頭上梳了兩個圓髻,一邊一串兒貓眼石的串珠子圍著,貓眼石顆顆指肚大小,流光溢彩,一看就知是好東西,想來是老太太壓箱底的物件,特特尋出來給了宛若。小臉兒紅撲撲的,竟彷彿圓潤了些許,想來是在老太太身邊照顧得當,比在她身邊強多了,便只帶了承安回去。宛若拉著承安的手,一直送到儀門外,剛放開又被承安拉住,姐倆兒這樣依依不捨的勁頭,看的王氏都不禁笑道:&ldo;不過就這幾日罷了,等到了十五燈節,這邊街上才熱鬧,到時候送你過來,一起去看燈玩耍豈不好。&rdo;承安這才一步一回頭的去了。沒了承安,宛若便和老太太身邊幾個姐妹在一塊兒,年根底下,也不用上學,便在一起,或陪著老太太說笑,或圍著燻爐看書,打絡子繡花,倒分外悠閒。只因那時常聽孃親唸叨,雖經了過年的大熱鬧,對正月十五宛若仍然頗為期待,到了這日才知道孃親真沒哄她。承安十五一早便過來了,到了晚半晌兒掌燈的時節,門口已是一片喧鬧,竟比過年還熱鬧幾分,沿著府門前的街巷,一直通到西市前頭的懷遠坊,綿延足足十里,蜃樓海市落星雨,火樹銀花不夜天,一眼望去,皆是一片燈火通明亮如白晝。這一趟街上,從這邊王府一溜數過去,翰林府,謝府,哪個不是鼎盛之家,平日這邊街上是不許百姓來往的,今日卻放開了,各府都把紮好的燈掛起來,各式各樣絢麗非常,引得人來人往前來觀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