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向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4頁,宛若一夢+番外,欣欣向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ldo;咚咚咚……&rdo;遠處的山寺中暮鼓的聲音響起,雖隔得很遠,卻彷彿一聲一聲都敲在趙晞的心中。最終趙晞赦了柳彥玲的死罪,囚於冷宮,終身不得出冷宮半步,翌日,小春子發現,沐雪齋院子裡空無一人,本來坐在梨樹下的皇上,不知所蹤,那烏乾枝頭掛著皇上的九龍金冠,石桌上是南北議和的詔書……北辰昭武帝二年六月,武帝在藏月宮裡的沐雪齋冥想一夜,頓悟,留下議和詔書飄然遠去,睿親王趙琅領群臣秉承武帝詔書,與南夏議和。南夏文帝三年,六月初十,南夏大軍進駐北辰京城,七月初八,南北正式統一,改國號為夏,南夏文帝稱夏文帝,論功請賞,安撫黎民,七月初十寅時,宛後順利分娩,產下龍鳳雙胎,帝大喜,賜名皇子慕容煬,公主慕容炎也承了火字旁,大赦天下。夏文帝六十一年春,宛後在未央宮逝,帝大悲,不食不寢,三日後薨。夏文帝一生政治清明,南北統一後,不拘一格,任用賢能,興農商,免稅負,開創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盛世,而最令人們津津樂道的,還是他於宛後之間數十年如一日的恩愛,雖未廢后宮妃嬪制,偌大後宮卻始終只得皇后一人,膝下五子一女,皆系宛後一人所出,帝后之間若尋常百姓夫妻一般,執手白髮,伉儷情深。正所謂,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至此留下一段亙古不絕的佳話。睿親王番外有道是風華無雙睿親王,這是外人眼中的我,事實上風華無雙也不過皮囊罷了,我也是最平常的男人,心裡有自己嚮往的桃花源,那是一個沒有戰爭,沒有爾虞我詐的地方,但我的半生都在戎馬倥傯中度過,雖嚮往卻,始終沒有實現。我在宛若眼裡看到過跟桃花源一樣的東西,那是一種平和安詳,彷彿看著她便能此生靜好,第一次見到她是在回京途中,被風雪所阻,驛館中得遇蘇澈一家。蘇澈不過一個四品知府,他的妻子王氏卻是賢妃的親妹子,也是我未來王妃的堂姑姑,有這層關聯,於情於理我都要給蘇澈幾分體面。那次的雪真大,漫天漫地的下了一夜,地上都積了厚厚的一層,我想著南北的局勢,雖現如今還算和平,早晚必有一戰,南夏秣兵厲馬狼子野心,已昭然若揭,京城裡的官員擁護著幾位皇子,結黨營私明爭暗鬥,事情紛亂繁雜,我哪有心情成親,可母后催了多次,並且定下了王家族裡的貴女。娶什麼樣的妻子,對我來說本沒甚分別,直到遇上了宛若,我才知道,原來不是沒有分別,如果她能是我的妻子,我情願扁舟一葉放逐四海。在驛館中看到她的時候,她才是個八歲大的孩子,穿著一身大紅的衣裳,俏生生立在雪地裡,叉著腰指揮她弟弟堆雪人,那機靈的模樣,神氣活現的,待她轉過頭來,我看見她的眸子,不禁驚愣,從她的眸光裡彷彿看到了我向往的桃花源。她的目光清如山間最澄澈的澗水,那麼望著自己,讓我一下子就記住了她,經年難忘,還有她弟弟蘇承安,當時我第一個感覺,他們不像姐弟,更像兩小無猜的青梅竹馬,如果說宛若的眼睛是最澄澈的山泉,能照見人心最隱秘的角落,那麼蘇承安的目光就是無底的深潭,黝黑的彷彿望不見底。再次見到她的時候是在京郊的山林中,她跟十一被歹人綁架,皇兄大怒,急命我帶兵搜尋,皇兄最寵的皇子就是十一,因十一的母親雲嬪是皇兄最鍾情的女子,自古皇家多情痴,皇兄何嘗不是其中一個。因為雲嬪,即使前面有十個哥哥,十一依舊是皇兄最得寵的皇子,因為得寵,便習慣胡作非為,是宮裡人人懼怕的魔星,可就這麼個魔星,卻也有剋星,他的剋星就是宛若,在宛若面前,他乖巧的像一隻小兔子,小心的哄著討好著宛若。兩人一起被綁,是宛若用計逃了出來,保住了兩人性命,找到他們的時候,兩人雖狼狽不堪,卻最終逃過一劫,這就是宛若,年紀雖小卻勇敢聰慧,她是他見過的閨秀中最聰明的一個。br那時我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我也會為她傾倒,她只是個小丫頭罷了。王妃病重,我從清江的兵營迴轉京都,在郊外的校場看到了她,那時她已經十四了,手持一張小金弓,在校場馳馬,跑過耙子拉開金弓,羽箭破空而去,定在耙子中心,那樣的神采飛揚。這以後我再也忘不了這一刻的她,睿親王善畫,更善工筆人物,從這一日起,我筆下的人物或多或少都有宛若的影子,這種心思我藏得很隱秘,卻仍被我的王妃知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