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向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頁,把酒話桑麻,欣欣向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童試先要過了筆試,才會到了最後的一關,就是學徵親自面試,一般的,在前兩關就被刷了下去,不過,顯然洪先生教導有方,幾個弟子無一例外的過了筆試。這平安府的學徵,姓韓名逸舟,原是朝廷的翰林編修,性格有些文人的孤直,故和同僚不大相容,因此,自請旨外放,到了平安府來做了這個學徵。平安王楊奇是最喜這類人的,故平日也有些交往,不過這韓逸舟卻是個分外認真的官兒,所以,即使知道世子的幾個同窗,都來參加今年的童試,也沒有放水走人情。他也知道,貴族子弟們,一般都是走個過場,得了那功名好聽罷了,但他覺得,既然是洪先生的弟子,如果尋了私,也低了帝師的名頭,故也沒聲張,命手下的閱卷官員,仔細閱卷挑選。待呈上合格的來,眾位下屬,推出了童試的三甲,拆開名字一看,第一名是張博惠,年齡六歲,不禁很是驚訝,韓逸舟問道:&ldo;六歲的孩子,不是應該參加幼童試的嗎&rdo;下面的官員道:&ldo;按我朝的規定,凡十四以下均屬幼童,可是如果願意的話,也可以直接參加童生試&rdo;頓了一下,低聲道:&ldo;韓大人,這個張博惠您竟然不知嗎?&rdo;韓逸舟一愣道:&ldo;他是何人?&rdo;官員道:&ldo;就是帝師洪先生的第一得意弟子,世子爺的伴讀啊,中秋節的一那幅妙對,就出自她的手筆&rdo;韓逸舟不禁微微點頭,拿起桌上的試卷翻看了一下,字型雖不十分漂亮,但頗有些風骨,不過六歲的孩子,已經很難得了。四書的名篇其實不難,只要肯讀書的一般都能過,這個詩詞卻有些難度的。韓逸舟低頭看了看,博惠寫的是一首五絕《詠菊》:&ldo;今歲花開盛,宜栽白玉盆。只緣秋色淡,無處覓霜痕&rdo;雖然簡單,但對仗工整,意境斐然,這個第一,的確一點兒水分都沒有,不禁撫須笑道:&ldo;不虧是洪先生的弟子啊!終沒辱沒了他師父的名頭去&rdo;所以,毫無意外,幾個同窗都過了筆試,直接晉級,而蕙畹的試卷,也傳到了洪先生手裡,洪先生此時坐在平安王的書房裡,開口笑道:&ldo;我說她不差的,怎樣,王爺,老夫的眼力如何?&rdo;平安王楊奇看了看道:&ldo;雖不過一首五絕,卻也難得,可見先生總說博惠偷懶,也是冤枉了他的&rdo;洪先生嗤一聲笑了:&ldo;王爺有所不知,最近的一段時日,倒是認真了些的,一開始,就是紫安也幫著他糊弄過老夫,若是認真讀書,將來前途不可限量,故此,老夫才管的嚴些,只因瞧著他是個可塑之才,若是朽木,老夫哪會費這些心思&rdo;平安王正色道:&ldo;眼看會試就要到了,洪先生還是要早些進京才是,這主考官可含糊不得&rdo;洪先生點點頭:&ldo;是啊!這次幾人過了童試,就讓他們直接進府學去好了&rdo;楊奇一愣道:&ldo;這……&rdo;洪先生道:&ldo;老夫身邊只留下博惠,伴著世子讀書即可,府學裡學的,於將來的鄉試更有利些&rdo;楊奇知道,這洪先生原就是不輕易收弟子的,一開始給世子找伴讀,平安王也想,若是有造化的,也許就入了他的眼,正式收在門下了,不過希望不大,因為這老頭,可是出了名的挑剔,誰想,最後留下的,竟是最小的博惠。洪先生道:&ldo;下個月老夫就起身回京,這一次我想順便帶著紫安和博惠一起前往,一則是皇上要見世子,二則,我也想把博惠帶在身邊,去見見世面,我瞧著,他是個別樣聰明的,死讀書反而不好&rdo;楊奇贊同的道:&ldo;這樣一來,倒是很穩妥&rdo;於是在蕙畹不知道的情況下,她的命運又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世子探病筆試過後,韓逸舟親自進行最後的面試,時序已到了深秋時節,樹葉轉黃紛紛飄落,街頭巷尾都瀰漫著一種獨屬於秋的蕭瑟。學政院內,此時卻正是最美麗的時節,只因院裡遍植了紅楓,到了深秋,滿樹明媚的紅色,兼有紅葉飄落一地,很有些&ldo;落葉滿街紅不掃&rdo;的意境。今天是童試的最後一場面試,其實進到這一級,基本已經算透過了,據小叔說,最後的面試不過簡單的問一些詩詞歌賦罷了,不算太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