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劍谷有一個名額
LUO華仔66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章 劍谷有一個名額,廢土重建:淨化署當特工三十年,LUO華仔66,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侍童只言“客人”,並未指明身份。
顧旭心知,這位來者應是一位未曾謀面的陌生之人。
他披上斗篷,推開屋門,只見門外站著一名身著黑袍、蓄長髯的中年人,身上沾染風塵。
“請問閣下是……”
“在下何逸群。久聞顧小友大名,今得一見,果真英姿颯爽、氣宇不凡。”中年人笑容可掬。
儘管中年人態度親切,毫無架子,顧旭卻不敢有絲毫懈怠。
他連忙拱手行禮:“見過何先生。”
他清楚,這位何先生乃六境修者、大齊國師之師弟、符道宗師、廢土司特聘顧問,地位尊崇非常。
然而此人素來放浪形骸,追求自由,於大齊朝廷並無正式官職,常年獨步天涯,即便是大齊國師亦難與其取得聯絡。
未料今日何逸群竟翩然降臨自家門前。
“我此番至沂水縣,乃是受洛司首之託,將《焚天七式》交予你手。”何逸群直言來意,“不過,此非主要原因——若我不想來,洛司首也無法強令。”
“那麼何先生您——”
“——只是對你頗感興趣,想親眼一睹。”何逸群打斷他的話,笑言解釋。
…………
顧旭恭請何逸群入內,侍童為其奉上一杯熱茶。
隨後,何逸群自袖中取出一本薄薄小冊,遞至顧旭手中。
顧旭驚訝發現,這部傳說中的上乘法術《焚天七式》,竟僅有七頁紙!
“這《焚天七式》,昔日也曾有幸在師尊指導下,勉強習得前兩式。”何逸群舉杯輕呷,對顧旭言道,“你先自行參閱。若有不解之處,儘可詢問我。
“至於後面幾式,我自身亦未能領悟透徹,還需你自己鑽研。”
顧旭點頭致謝。
他翻開冊頁,專注研讀其中內容。
何逸群靜坐一旁,默默注視。
這位大齊國師師弟向來率性而為,行事皆為追求內心歡愉,尋覓世間一切有趣之人與事。
凡是他感興趣的,即刻毫不猶豫投身其中;凡是他不願做的,任誰都無法強迫。
他對顧旭的興趣,主要源於“驚鴻筆”。
因他知曉,那支纖細脆弱的毛筆,乃世間最為挑剔主人的神器,亦是符師夢寐以求的法寶——能得其認可之人,必有過人之處。
再加之顧旭竟毅然挑戰《焚天七式》……
這更使何逸群認定,這世間又多了一位有趣之人。
他期待著,這位有趣的少年面對《焚天七式》時,能否展現出異於常人的風采。
…………
顧旭全神貫注凝視冊頁首頁。
紙上密佈深淺不一、粗細各異的點與線。
這些點線交織成無序複雜的神秘符文,令人目眩神迷。
在顧旭以往研讀的所有符道典籍中,從未見過類似符文。
“果然是廢土司最難習得的上乘法術。”顧旭心中暗歎,“連我亦無法一眼洞悉其真意。”
他並未急於向何逸群求教。
因他深知,上乘法術中最珍貴之物,乃其蘊含的大道真諦——從他人口中得來的答案,終究是他人之悟,非直接體驗。
唯有親身感悟,方為最有效的途徑。
或許,解讀法術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悟道之法。
於是他閉目靜思。
須臾間,《焚天七式》首頁在他腦海中化作一幅由點線構建、錯綜複雜的圖景。
…………
一刻鐘後。
太陽徹底沒入遠方山巒之後,天空被暗淡的橙紅與深藍交織覆蓋。
冷風捲入院落,揚起地面枯枝敗葉。
顧旭徐徐睜開雙眼。
何逸群留意到,少年的眼眸彷彿更加明亮。
“顧小友,有所收穫否?”他饒有興趣地詢問。
顧旭從容答道:“何先生,如我所料不差,這《焚天七式》,既非尋常法術,亦非普通符咒,而是一幅圖,一幅特別的陣圖。”
“何以作出此斷?”何逸群微微眯眼。
顧旭所言,確為正確答案。
然而,顧旭僅用一刻鐘便得出這一結論,令他頗感意外。
顧旭淡然一笑,解釋道:“因這世間的多數符篆,我已見識過,多數法術我也曾涉獵——但這《焚天七式》的書寫方式,與它們截然不同。
“然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