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9章 城牆,【明末】公主為帝,霜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要做事,還要努力,如果弘光之中如你一般的臣子多一些,又怎麼會有我的復亡國之嘆呢?若能在甲申之年北向該多好啊!”朱媺娖忍不住抱住高傑大哭,黃得功已經深深的將腦袋垂在地面上,很明顯這裡面最羞愧的就是他。

高傑聞此一言,也是淚如雨下,“是額害了史閣部,是額害了史閣部。”作為可能唯一一個把他放在眼裡的高階文官,高傑和史可法關係很好。

想起史可法,朱媺娖繼續痛哭,《明遺民錄》是這樣評價史可法的:史公好賢而不能擇,用人而不能任,外無良將,內無智士,是豈撥亂才耶?

可作為一個非於謙那樣的撥亂才,史可法已經做到他的最好,福王確實沒有才能(杭州當場犒賞清軍的潞王都能稱一句賢明,福王能整出不賢)。他做錯了很多,但好歹他確確實實在做,在努力挽救南明。唯此,也只能嘆息一聲,痛哭一場。

兩個人痛哭許久,朱媺娖接著轉回屏風背後潔面,“元胤,你帶高將軍下去潔面。”朱媺娖就著秦懷貞手上的毛巾熱敷眼睛。

“行了,我沒說你。”朱媺娖轉出來用腳輕輕踢了一下黃得功,讓黃得功起來。

“臣有罪。”黃得功小心翼翼打量朱媺娖的臉色。

“行了行了,都過去了,你們也起來吧。”朱媺娖一拂袖重新坐回榻上:“有紙筆嗎?我要給洪承疇寫封信。”

為什麼要給洪承疇寫信呢?還不是這要命的南京城牆。

南京城是中國古代城防結構中典型的曲城,特點就是因地制宜,依託地形而建。這種型別的城池在南方較常見,北方則多為四四方方的城池。南京城牆周長35.726公里,高度從14米~21米不等,寬度下為14.5米,上寬4~10米,為典型的重力壩結構,截面為梯形體。這種傳統的中式城牆結構異常堅固,內部使用三合土夯實,外部再包以城磚。在冷兵器時代難以被擊毀,冷熱兵器混合的時代,湘軍圍攻南京,也靠的是用炮火壓制守軍,然後用炸藥將城牆炸塌從而破城。即便是侵華日軍,用戰車野炮轟擊城牆,也不過是削平了城牆上部結構。

曾有人亂扯歐洲三磅炮就能轟塌中式城牆,這類人怕不是活在夢裡,就是把轟塌區區5米厚度垂直立面城牆的君士坦丁堡的烏爾班大炮搬來,也不過是給南京城牆多一個彈坑罷了。

君士坦丁堡所代表的中世紀歐式薄壁城牆,也不過是勉勉強強防禦一下中世紀投石機的配置,在眾多射石炮面前只能轟然倒塌,代以低矮並加厚城牆的星堡體系。

因為傳統中式城牆異常堅固,以此為基礎的南京城也達到了相當高的防禦水準。也正因為黑火藥時代的火炮對中式城牆無能為力,反過來導致整個明代對發展重型射石炮沒什麼太大興趣,即使是明末頻繁使用6000斤紅夷炮的清軍,也只是利用火炮轟擊女牆,壓制城頭守軍。

但是,無論多麼堅固的城防,仍需要人來防守。南京城太大,城牆太長,想要做到基本的防禦部署,每米城牆至少要放置一名士兵吧,則需要名士兵,再加上十三個城門,每門假設五千兵防守,則南京共需十萬左右兵。這已經是最低限度的兵力配置。

放在洪武時代,朱元璋的南京京衛高達三十萬兵力,這種兵力規模守南京城並不是問題,但是無論是靖難之役,還是自朱棣遷都北京之後,還有清軍南下之時,南京每次受到攻擊時都不具備如此的兵力規模,龐大的城牆無兵防守,反而成了守方的噩夢。

嚴格意義講,明朝的南京防禦體系唯一一次發揮作用,就是永曆十三年擋住了國姓爺。

國姓爺他要成了,順治就得捲鋪蓋捲回老家。奈何大明這終明一朝沒怎麼發揮過作用的南京城防,卻擋住了大明最後的海外孤忠,以及現在的朱媺娖。

孟夫子曰過: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南京城高池深延綿七十里,朝廷中樞所在,錢糧俱足,正好跟這段說的差不多。可現實是,第一次還沒打,李景隆和谷王朱橞聯手開城迎入燕師,第二次尚未攻城,趙之龍王鐸組織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全員讀心,擺爛小公主吃瓜成團寵

南柯一孟m

皇妹她實在貌美

耳矜矜

(霹靂同人)蒼翠·三迭

月下無波

溫柔病

貓打呼

(士兵突擊同人)[暮色]半喜

好藥

偏執沉溺

夢裡大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