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未敢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九十四章 天子守國,魏不願亡!,蜀漢,雨落未敢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的生命。
因此,他必須謹慎再謹慎,確保每一個決策都是正確的。
翌日清晨,天際初露曙光,寒風如刀割般凜冽,黃河之上,一層厚厚的冰凌覆蓋著河面,泛著幽幽的寒光。
漢軍大營內,戰鼓雷動,旌旗獵獵,士兵們身披重甲,手持長矛,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隨著一聲令下,大軍開始緩緩移動,鐵蹄踏破冰層的咔嚓聲與士兵們沉穩的步伐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壯麗的戰歌。
漢軍分為三路,如同三條巨龍,蜿蜒在冰封的河面上,各自朝著預定的目標進發。
,!
左路軍由猛將鄂煥率領,他身騎烏騅馬,手持丈八蛇矛,威風凜凜,所到之處,冰層似乎都在其威勢下顫抖。
中路軍則由皇帝劉禪親自指揮,他身著金色戰袍,面容嚴峻而莊重,不時抬頭望向遠方,眼中閃爍著對勝利的渴望。
右路軍則由楊奔統率,他銀甲銀槍,英姿颯爽,行動如電,所率部隊紀律嚴明,步伐整齊劃一。
魏軍方面,早已在河岸佈下防線,但面對漢軍如此大規模的渡河行動,他們顯得手足無措。
魏軍將領站在高處,望著那如潮水般湧來的漢軍,臉色蒼白,眼中滿是驚愕與無奈。
他們試圖用箭雨阻擋漢軍的步伐,然而箭矢落在厚重的鎧甲上,只是激起一陣陣火星,根本無法阻擋漢軍的前進。
最終,魏軍只能無奈後撤,以避免被數量龐大的漢軍包圍,退守至堅固的城池之中,緊閉城門,等待後援的到來。
隨著漢軍的不斷推進,數萬大軍很快便全部越過了冰封的黃河,開始在河對岸集結,準備攻城的事宜。
士兵們忙碌的身影在寒風中穿梭,有的搭建營帳,有的搬運糧草,有的則忙著打磨兵器,整個營地充滿了緊張而有序的氣氛。
與此同時,一封八百里加急的信件,如同一道閃電,劃破長空,直奔魏國都城洛陽而去。
信中詳細描述了漢軍大規模渡河的情況,以及魏軍當前的困境。
當這封信件被呈送到魏國皇帝曹叡的案前時,他正在御花園中漫步,享受著片刻的寧靜。
曹叡接過信件,拆開一看,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
他先是驚詫,隨即一股緊張之感湧上心頭。
但很快,他便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情緒平靜下來。
他知道,作為一國之君,此刻絕不能表現出絲毫的慌亂。
於是,他立刻召集帝師鄭稱、尚書令陳群等重臣前來議事。
鄭稱年逾六旬,鬚髮皆白,但眼神依然睿智而深邃。
他身著朝服,步履穩健地走進大殿,臉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
陳群則相對年輕,他身材瘦削,面容清癯,但眉宇間透露出一股幹練之氣。
兩人見到曹叡,連忙行禮問安。
“陛下,漢軍大規模渡河,形勢危急,不知陛下有何對策?”鄭稱率先開口,聲音沉穩而有力。
曹叡沉吟片刻,目光掃過眾臣,緩緩說道:“漢軍此舉,顯然是有備而來,我等不可掉以輕心。但也不必過於驚慌,我魏國兵強馬壯,糧草充足,只需合理調配,定能擊退漢軍。”
陳群聞言,點了點頭,補充道:“陛下所言極是。臣以為,我們應立刻調集周邊兵馬,增援前線,同時加強城防,確保都城安全。”
曹叡聽了,微微頷首,表示贊同。
他接著說道:“鄭師,你經驗豐富,可負責調配兵馬,確保前線兵力充足;陳卿,你則負責城防事宜,務必做到萬無一失。”
說完,曹叡站起身來,目光堅定地望著遠方。
這場戰爭不僅關乎魏國的存亡,更關乎他個人的榮辱。
他必須全力以赴,才能確保魏國安然度過這場危機。
隨著曹叡的命令一道道傳下,魏國上下迅速行動起來。
兵馬被緊急調往前線,城防也得到了加強。
整個魏國,彷彿一臺精密的機器,開始高速運轉起來。
陳群等人離去之後,曹叡臉色依舊沉重。
要守住這座歷史悠久的洛陽城,曹叡深知,關鍵在於人心。
洛陽,這座魏國的都城,不僅是軍事上的要塞,更是民心的匯聚之地。
為了凝聚士氣,曹叡決定不惜一切代價。
他大步走進府庫,那沉重的木門在他身後轟然關閉,隔絕了外界的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