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未敢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八十章 曹真起復,不顧一切!,蜀漢,雨落未敢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臣以為,不如解除禁令,讓那些有心離去之人離開洛陽,以減輕城中壓力。”
曹叡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笑中既有無奈也有決絕:“走?哼,倒是可以放他們去滎陽。不過,並非是真正放他們自由,而是徵用他們為民夫,協助我軍抵禦漢軍。表面上,我們是給了他們一條生路,實際上,卻是讓他們為朕所用,為朕的江山社稷出力!”
皇帝的話語,冰冷而決絕,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陳群聞言,心中一凜,他深知這位年輕帝王的狠辣與果斷,卻也忍不住為那些無辜的百姓感到一絲悲哀。
他沉默了,目光低垂,似乎在思考著什麼。
這時,鄭稱緩緩開口,聲音溫和卻堅定:“陛下,東線局勢糜爛,若不及時扭轉,我大魏將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青徐兗豫四州,乃我大魏之根本,若被漢軍切斷,則我軍力、物力、民力皆將大打折扣,相當於丟失了半壁江山。因此,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保住這條生命線。”
曹叡聞言,目光凌厲地看向鄭稱,眼中閃爍著決絕與期待:“鄭公所言極是。朕亦深知此理。只是,如今局勢危急,鄭公可有良策以解此困局?”
鄭稱沉吟片刻,緩緩說道:“陛下,臣以為,當前之急在於穩定民心,同時加強東線的防禦。一方面,我們可派遣使者前往四州,告知他們洛陽的困境,請求他們緊急調撥糧食與兵力支援;另一方面,我們需加強洛陽城的防禦,同時尋找機會,對漢軍進行反擊,以振奮軍心士氣,讓百姓看到希望。”
曹叡聞言,眉頭微皺,似乎在權衡著鄭稱的計策。
他深知,這每一步都充滿了風險與挑戰,但如今局勢危急,已容不得他再有絲毫的猶豫與遲疑。
他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地說道:“好!就依鄭公之計。陳群,你立即著手準備,派遣使者前往四州求援;鄭公,你則負責加強洛陽城的防禦,同時尋找反擊的良機。朕要親自督戰,與漢軍決一死戰!”
說完,曹叡站起身來,身形挺拔,宛如一柄出鞘的利劍,散發著不屈的鬥志與決心。
他看向窗外的風雪,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彷彿在說:無論前路多麼艱難,他都將帶領大魏的將士們,走出這片困境,迎來勝利的曙光。
在這個時候,陳群走至大殿中央,拱手作揖,聲音沉穩而有力:“陛下,當前局勢危急,若要指揮青、徐、兗、豫四州之兵,非有德高望重、威望素著之人不可。
臣斗膽進言,何不啟用曹子丹?
此人在軍中素有威望,智勇雙全,惟有他,方能統率四州軍卒,齊心協力,共克時艱。換做他人,恐怕難以服眾,更難擔此重任。”
曹叡坐在龍椅之上,眉頭緊鎖,目光深邃,彷彿在那雙眼睛裡,可以窺見過往與曹真之間的種種不愉快。
他沉默片刻,心中五味雜陳。
說實話,他並不喜歡曹真。
然而,此刻國家危難,個人恩怨又算得了什麼?
他深吸一口氣,彷彿要將所有的私人情感都壓抑下去,只留下一顆為國為民的赤子之心。
“唉,陳愛卿言之有理。”曹叡終於開口,聲音雖輕,卻透露出堅定。
“朕知曹真與朕有過節,但國難當頭,朕自當以大局為重,拋卻私人感情。傳朕旨意,重新啟用曹真,命其為大將軍,都督青、徐、兗、豫四州軍事,全權負責東線戰事。
告訴他,不顧一切代價,也要拿下浚儀,打通東線要道,確保糧草能夠源源不斷地運輸至洛陽。
此乃關乎國家存亡之大事,若不能達成,便讓他提頭來見!”
言罷,曹叡的眼神中閃過一抹決絕,那是身為帝王,在關鍵時刻所展現出的擔當與魄力。
鄭稱與陳群聞言,皆是面露喜色,連忙跪拜,高呼:“陛下英明!陛下聖明!”
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迴盪,顯得格外響亮。
訊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傳遍了整個京城,最終飛到了滎陽。
此時的曹真,正閒居在家,每日與書為伴,看似悠然自得,實則心中時刻關注著國家的安危。
他年近五旬,鬚髮已有些斑白,但身形依然挺拔,眼神中透露出不屈的光芒。
這日,他正在書房中研讀兵法,忽聞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一名家丁匆匆而入,手中拿著一封密信,神色緊張。
“大將軍,京城有急信!”家丁邊說邊將信遞上。
曹真接過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