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未敢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五十二章 寬撫士族,下安黎庶!,蜀漢,雨落未敢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向,及時向朕彙報。”
趙雲領命而去,書房內再次陷入沉默。
隨著趙雲的離去,書房內的眾人也開始忙碌起來。費禕忙著調兵遣將,加強冀北的防禦;董允則忙著籌備糧草,確保大軍的後勤供應。
而劉禪,則坐在龍椅之上,靜靜地思考著對策。
外面的大雪依舊紛飛,寒風依舊刺骨。
但在這北新城臨時行宮的書房內,卻燃燒著一股熊熊的鬥志和決心。
隨著戰場的情報如雪花般紛至沓來,魏國在邊境陳兵列陣,看似氣勢洶洶,實則不過是其以退為進的策略罷了。
劉禪已洞察其中玄機,他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
為了防範魏軍的偷襲,劉禪迅速佈局,令趙雲坐鎮河間郡,甄像坐鎮中山郡,關平坐鎮博陵郡,三位猛將如三道堅不可摧的防線,守護著大漢的疆土。
而劉禪自己,則退居幕後,於北新城臨時行宮中,籌備著來年開春的春耕大事。
冬夜,月牙高懸,銀輝灑滿大地,行宮之外,狂風呼嘯,吹動著枯枝敗葉,發出陣陣淒厲的聲響,宛如鬼哭狼嚎,令人心生寒意。
行宮之內,卻是另一番景象。
紅燭高照,暖意融融,劉禪與美婦人甄宓正纏綿於床榻之上。
甄宓容顏絕美,肌膚勝雪,眉眼間流露出一抹淡淡的哀愁,彷彿夜空中最亮的星,既璀璨又孤獨。
她的髮絲在汗水的浸潤下,緊緊貼在臉頰上,為她平添了幾分嫵媚與柔弱。
劉禪與甄宓的交合,如同冬日裡的一把火,溫暖而激烈。
終於,一切歸於平靜,劉禪躺在床榻之上,喘著粗氣,臉上洋溢著滿足與幸福。
甄宓則緊緊抱著劉禪,八爪魚一般,彷彿要將自己完全依靠他的身體之中。
“陛下如此看重中山甄氏,讓妾身有些惶恐。”甄宓的聲音輕柔而顫抖,她抬起頭,目光中滿是憂慮。
劉禪聞言,微微一笑,伸手撫摸著甄宓的臉頰,柔聲道:“為何會惶恐?甄氏乃名門望族,朕自然要多加倚重。”
甄宓輕輕搖頭,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權勢太大,對甄氏沒有好處。妾身只願甄氏能夠平安無事,世代昌盛。”
劉禪哈哈一笑,聲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堅定:“放心,甄氏在冀州必有一席之地的。朕心中有數,自會權衡利弊。”
看著甄宓滿臉擔憂的模樣,劉禪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柔情。
他深知甄宓的聰慧與敏銳,也明白她內心的憂慮與不安。
甄氏雖為帝戚,但在冀州卻得罪了冀北士族,這無疑為甄氏的未來埋下了隱患。
劉禪為了施恩於冀州士族,為了收服冀州士族之心,勢必是要採取一些手段的。
這便是帝王權術,既要恩威並施,又要權衡各方勢力,確保大局穩定。
劉禪的目光變得深邃而複雜,他緩緩開口:“甄氏雖為帝戚,但朕更希望甄氏能成為朕的左膀右臂,共同抵禦外敵,守護大漢的江山社稷。然而,冀州之中,不需要有一個勢力太大的世家,哪怕是帝戚也不行。朕必須確保各方勢力的平衡,才能穩固大局。”甄宓聞言,心中頓時明白了劉禪的用意。
她緊緊握住劉禪的手,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妾身明白陛下的苦心。甄氏定當竭盡全力,為陛下分憂解難。”
劉禪欣慰地點點頭,將甄宓緊緊摟入懷中。
兩人相依相偎,彷彿在這一刻,所有的憂慮與不安都煙消雲散了。
窗外的狂風依舊呼嘯著,但行宮之內卻是一片溫馨與寧靜。
隨著時間的推移,劉禪開始逐步實施他的計劃。
他一方面對甄氏加以重用,提拔甄像等甄氏子弟擔任要職,另一方面又暗中削弱甄氏的勢力,防止其一家獨大。
同時,劉禪還積極拉攏冀北士族,透過聯姻、賞賜等手段,逐步緩和了與他們的關係。
世家要籠絡,但劉禪沒有忘記他的基本盤,他的基本盤不是什麼世家,而是黎民百姓!
天命八年十二月下旬。
距離天命九年,也只有幾日光景了。
劉禪站在北新城臨時行宮的露臺之上,目光深邃地望向遠方。
冬日的陽光雖不溫暖,卻足以照亮他心中的那份堅定與決心。
經過連番征戰,魏國雖陳兵邊境,卻只是虛張聲勢,劉禪早已洞悉其計謀,並著手佈局,以防不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