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未敢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七十三章 世家本性,冷血權術!,蜀漢,雨落未敢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本來漢國穩贏的,卻因為一場刺殺而葬送了……”甄逸低聲喃喃自語,聲音中透露出無盡的惋惜與無奈。
他想起那場突如其來的刺殺,想起那個曾經意氣風發的少年天子,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莫名的悲哀。
然而,作為中山甄氏的族長,他深知自己不能沉浸在過去的悲痛中無法自拔。
他必須為家族的未來考慮,為甄氏一族的繁榮昌盛而努力。
“對他們世家來說,什麼承諾,什麼忠誠,都是空的。”甄逸苦澀地笑了笑,眼神中透露出對世態炎涼的洞察。
“能存活下去,並且讓中山甄氏更加昌盛,才是最重要的。”
在這個亂世之中,只有強者才能生存下來。
而為了家族的生存與繁榮,他不得不選擇背叛漢國,投誠魏國。
雖然這個決定讓他心裡感到有些壓力,但相較於家族的未來而言,這些壓力都顯得微不足道。
甄逸深吸一口氣,彷彿要將所有的煩惱與憂愁都吸入胸膛然後化為力量。
他轉身回到書桌前坐下提起筆來開始書寫信件。
他的動作熟練而有力彷彿是在書寫著中山甄氏的未來。
既然已經決定叛漢了,那中山甄氏的所有力量,都要動員起來!
夜色漸深書房內的燭光依舊搖曳著。
甄逸的身影在燭光下顯得格外孤獨而堅定。
他知道自己的選擇或許會被後人指責為背叛,但他明白,只有這樣才能讓中山甄氏在這個亂世之中生存下去並且更加繁榮昌盛。
因為這就是世家的生存之道。
朝歌古城,冬日的寒風如利刃般穿梭在宮殿的飛簷翹角之間,帶起一陣陣低沉的呼嘯。
宮殿內,燭光搖曳,將劉禪的身影拉得忽長忽短,他的面容在光影交錯中顯得格外凝重。
自那次遇刺後,經過華佗的精心治療,劉禪的身體已大為好轉,昔日蒼白的臉色如今已有了幾分血色,只是偶爾蹙起的眉頭,還透露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虛弱。
他身著龍袍,端坐於龍椅之上,雙手輕輕搭在扶手上,指尖不自覺地敲擊著,那是一種思考時的習慣。
“陛下,牧野戰敗的訊息……還有甄像,他未經允許私自前往鄴城又返……”
大內官黃皓小心翼翼地呈上兩份急報,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似乎連他也能感受到這兩份訊息背後沉甸甸的分量。
劉禪接過急報,目光先是掠過“牧野戰敗”四個字,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冷意。
這場敗仗,實則是他精心佈局的一部分。
牧野之地,他並未派遣精銳的漢軍,而是用魏國降軍整編而成的隊伍作為誘餌。
那些降軍,在劉禪眼中,不過是消耗敵人力量的棋子,死上數千,於他而言,不過九牛一毛,根本不會動搖大漢的根基。
他的心中,早已有了一盤更大的棋局。
接著,劉禪的目光落在了關於甄像的報告上,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中山甄氏,這個在冀州根深蒂固的家族,一直以來都是他的心腹大患。
此次,他故意放出假訊息,誘使甄像以為有機可乘,沒想到甄像果然按捺不住,露出了狐狸尾巴。
劉禪心中暗自盤算,中山甄氏的覆滅,已是指日可待。
冀州,這片肥沃的土地,終將完全歸屬於大漢,而非任何世家大族。
“馬謖、黃崇。”劉禪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打破了室內的寂靜。
兩人應聲而出,馬謖身形挺拔,眉宇間透著一股智者的沉穩;黃崇則年輕許多。
“你二人可知,這牧野之敗,實乃朕之佈局?”劉禪緩緩開口,目光如炬,掃視著二人。
馬謖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恍然大悟,而黃崇則是微微一愣,隨即露出敬佩之色。
“陛下深謀遠慮,非我等所能及。”馬謖拱手道,語氣中滿是敬服。
劉禪輕輕點頭,繼續說道:“甄像之事,亦是朕故意為之。中山甄氏,尾大不掉,此番若能借此機會除之,冀州便再無後顧之憂。朕意已決,若司馬懿中計,我們便生擒此人,趁冬日大河結冰之際,穿過孟津,直取洛陽!”
此言一出,馬謖與黃崇皆是神色一凜,眼中閃爍著激動與決絕。
他們知道,這將是一場關乎大漢未來命運的決戰,而他們的命運,也將與之緊緊相連。
劉禪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紛飛的大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