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未敢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三十二章 太原會戰,非戰之罪!,蜀漢,雨落未敢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眉頭緊鎖,眼神中閃爍著複雜的情緒,既有不甘,也有恐懼,更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倔強。
最終,公孫淵還是決定返回薊縣,那裡是他的根基,也是他最後的希望。
回到薊縣後,他立即著手加強防務,城牆上,士兵們忙碌地搬運著石塊,加固著城牆,箭樓之上,弓箭手們嚴陣以待,警惕地注視著四周。
公孫淵則親自巡視,每到一處,都詳細詢問防務情況,他的身影在城牆上穿梭,顯得格外忙碌。
與此同時,公孫淵也派出使者,秘密前往漢軍營地,希望能夠與趙雲達成某種條件,以保住他在幽州的地位權勢富貴。
使者帶著公孫淵的親筆信,小心翼翼地穿過兩軍對峙的前沿,來到了趙雲的營帳前。
趙雲坐在案前,正專注地研究著地圖,他的面容嚴肅而冷靜,眼神中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堅定。
當使者呈上公孫淵的信時,他只是淡淡地掃了一眼,便扔在了一旁。
對於公孫淵的無理要求,趙雲心中早已有數,他絕不會允許一個心懷二意的人繼續掌控幽州。
於是,趙雲派遣了從公孫淵處叛逃出來的妹夫楊祚,作為使者進入薊縣勸降。
楊祚身穿便服,面容憔悴,但眼神中卻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來到公孫淵的府邸,見到了這位曾經的主公,如今的對手。
“舅兄,大漢願意給你富貴,也可以封你為國公,但兵權是不可能的。”楊祚開門見山地說道,他的聲音雖然不高,但每一個字都清晰地傳入公孫淵的耳中。
公孫淵聞言,臉色一變,他怒視著楊祚,聲音冰冷地說道:“我有勁卒數萬,堅守薊縣不出,等魏國籌集到了糧草,幽州歸屬,尚不一定呢!”
楊祚卻是不慌不忙,他繼續說道:“便是魏國佔據了幽州,屆時將軍兵力衰弱,還能做幽州王?焉知魏國不會趁將軍虛弱,一舉剷除將軍呢?公孫兄,識時務者為俊傑,你何不順應天命,歸附大漢,以保性命富貴?”
公孫淵聞言,怒火中燒,他猛地一拍案几,站起身來,怒視著楊祚,大聲說道:“你休要再說!我公孫淵豈是貪生怕死之輩?我便是戰死沙場,也絕不向漢國低頭!”
楊祚看著公孫淵憤怒的模樣,心中卻是一片平靜
公孫淵已經走到了絕路,只是他還不願承認而已。
於是,他不再多言,只是深深地看了公孫淵一眼,便轉身離去。
公孫淵看著楊祚的背影,心中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屈辱和憤怒。
楊祚的話雖然刺耳,但卻是事實。
然而,他仍不願放棄,他相信自己還有一線生機。
他當即將楊祚驅逐出薊縣,順便將他的妹妹也趕出薊縣,並加強了城防,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戰鬥。
然而,趙雲卻已經看穿了公孫淵的虛張聲勢。
要拿下幽州,不啃下薊縣這塊硬骨頭是不行的。
於是乎,漢軍開始調集兵力,準備對薊縣發動總攻。
另外一邊。
在太原晉陽城的蒼穹之下,烽火連天,戰鼓不息,護匈奴中郎將田豫的日子確如煎熬。
晉陽城歷經無數風雨,此刻卻如同一葉扁舟,在漢軍的洶湧攻勢中搖搖欲墜。
已近兩個月,漢軍的鐵蹄未曾停歇,他們像一群飢餓的狼,緊緊咬住晉陽不放,而所謂的支援,卻如同遠在天邊的星辰,可望而不可及。
田豫站在城樓之上,身披厚重的鎧甲,鎧甲上的每一處磨損都記錄著戰鬥的艱辛。
他的面容憔悴,眼窩深陷,但那雙眼睛依然銳利,透露出不屈的光芒。
他緊握著手中的長劍,劍尖輕輕點在地上,彷彿是他心中最後的一點堅持。
“再堅固的城池,也無法一直守下去。”田豫心中暗自嘆息。
糧草是守城的關鍵,而晉陽的糧倉已經日漸空虛。
士兵們的臉上寫滿了疲憊和飢餓,他們的眼神中開始流露出絕望。
田豫看在眼裡,痛在心裡,他知道自己必須想辦法激勵士氣,否則,這座城池將不戰而潰。
一個月前,田豫還曾收到幷州刺史梁習南下支援的訊息,那一刻,他的心中燃起了一絲希望。
他立刻修書一封,詳細闡述了晉陽的困境,並請求梁習儘快發兵。
然而,希望總是短暫的。
不久之後,梁習的回信如同一盆冷水,澆滅了田豫心中的火焰。
原來,幷州也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