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未敢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二十二章 兵臨建業,世家歸附!,蜀漢,雨落未敢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禪眼神閃爍,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我可以給你們江東世家方便之門,可以保全你們江東世家的富貴。

那你們江東世家,要給我什麼,方才能交換如此大的利益呢?

在場的眾人,都是聰明人。

張昭顧雍半身都埋在黃土裡面的,更是人精中人精。

他們馬上明白了劉禪的意思。

“若陛下信守諾言,則我江東張氏,將會全力支援陛下!”張昭看向劉禪,眼神灼灼。

無非是利益交換而已。

孫權不可靠,便怪不得他們反水了。

這與忠誠無關,這隻與利益有關。

在這個情況下忠誠下去,不過是愚忠罷了。

“陛下一言九鼎,以為是你江東鼠輩,屢次背盟?”

張昭顧雍兩人被沙摩柯一噎,面頰羞紅,卻不能做絲毫的反駁。

“我江東顧氏,願全力支援陛下,願陛下信守諾言!”

“好!”

劉禪重重拍了身前案牘。

有顧雍張昭這些江東士族的支援,他入主建業,慢慢滲透吳國的阻礙便會小上許多。

便讓孫登當幾年傀儡。

待他將吳國上下徹底掌控之後,便是在名義上與事實上同時消滅吳國的時機!

現在的主要任務,還是伐魏!

“有二位襄助,朕何愁吳國不定?

擬詔:

自古江東多才俊,今朕得聞,江東士族有張昭、顧雍二人,德才兼備,賢名遠播。朕自即位以來,求賢若渴,遍尋江東之英才,以期共謀國家大計,穩固社稷。今得此二人,實乃國家之幸,社稷之福。

張昭顧雍,品性高潔,學識淵博,且深諳治國安邦之道。朕思之再三,決定擢升二人加侍中銜。願其以忠誠之心,勤於王事,直言進諫,面刺朕之過失,共商國家大事。

此外,為表彰其德才,特賜張昭、顧雍各加封地三百戶,以資鼓勵。並分別任命張昭為吳國太傅,顧雍為太師,望其以高尚之品德,深厚之學問,教化萬民,安定吳地。

欽此!”

顧雍張昭聞言,臉上的喜色是難以掩飾的,當即對著劉禪行了大禮,道:“臣下謝主隆恩!”

這滅吳的障礙,基本上被他掃清了。

那麼接下來,便是兵臨建業了!

他當即發號施令:

“大軍原地休整三日,三日後,水陸並進,兵臨建業!”

建業城,這座吳國的都城,往昔的繁華已被近日的緊張氣氛所掩蓋。

前軍潰敗的訊息如同一塊巨石,在原本平靜的湖面上掀起了驚濤駭浪。

城池之中,百姓們憂心忡忡,議論聲此起彼伏,人心惶惶。

吳王宮內,氣氛更是凝重。

孫權坐在御座上,雙眼佈滿血絲,眼眶深陷,顯然已是疲憊不堪,很久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了。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與不安,手中緊握的王璽彷彿承載著他此刻沉重的心情。

“主力盡數被滅,吳國已經守不住了。”孫權喃喃自語,聲音中透露出無盡的苦澀。

投降,還是撤退?

這兩個選擇如同兩把利劍,懸在他的心頭。

投降,意味著放棄吳國的獨立,將國家和百姓的命運交給別人來主宰。

這是孫權無法接受的結果,他身為吳王,怎能輕易將祖先基業拱手讓人?

然而,撤退到最南面,也並非易事。

路途遙遠,且不說途中可能遭遇的種種困難,即便成功抵達,又能如何?

難道要眼睜睜地看著祖先辛苦打下的江山就這樣淪陷?

而且,誰會跟他撤到南蠻之地?

孫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的眼神在宮燈映照下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彷彿在黑暗中尋找著一絲光明。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宮殿的寂靜。

一位侍衛急匆匆地闖入殿內,跪倒在孫權面前:“報!大王,城外敵軍已至,請求大王定奪!”

孫權猛地站起身,眼中閃過一絲決絕。

他深吸了一口氣,沉聲說道:“傳令下去,全軍備戰!孤誓與建業共存亡!”

大不了就是一死罷了!(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異維度遊戲

最終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