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未敢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二十六章 獻妻送母,八女一夜!,蜀漢,雨落未敢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諸葛恪眼中一亮。

孫登面色痛苦,內心掙扎不已。

他知道,諸葛恪所言非虛,但他心中的驕傲與尊嚴讓他難以接受這樣的建議。

然而,現實的殘酷讓他不得不面對這個選擇。

他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再睜開時,眼中已是一片冰冷:“你去安排罷。”

這四個字,彷彿是從牙縫中擠出來的,充滿了無奈與決絕。

孫登轉身,繼續向太子府走去,背影顯得格外孤獨與沉重。

諸葛恪望著孫登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隨即躬身行禮,轉身離去,開始著手安排。

孫登高不高興,開不開心,他諸葛恪不知道。

諸葛恪只知道,他要利用這個機會,在皇帝陛下面前露露臉。

將自己的老子救出來。

怎麼說,我們父子兩人,與大漢丞相諸葛亮也是血親,沒道理要到處死的地步罷?

夜色漸濃,太子府內,孫登獨自坐在書房中,窗外月光如水,卻照不進他心中的陰霾。

他望著案上的琴譜,那是他母親生前最愛的曲子,如今卻成了他心中最深的痛。

他輕輕撫摸琴絃,卻遲遲沒有彈奏,只是靜靜地坐著,任由思緒紛飛。

他想起兒時的快樂時光,想起父親的英明神武,想起母后的溫柔慈愛,再想到如今的困境,心中不禁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悲哀。

可惜啊~

為了生存,有時候必須犧牲一些東西,甚至是尊嚴與驕傲。

但他也深知,這一步踏出,就再也無法回頭。

夜深人靜,孫登終於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那輪皎潔的明月,心中默默祈願:願我吳國子民能免受戰火之苦,願我孫家血脈能得以延續,願我此生所做的一切,都能對得起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

月光下,他的身影顯得格外堅定,卻也藏著無法言說的苦澀與無奈。

吳國已經成為過去式。

他這個吳國太子,以至於之後的吳王之位,已經不是他的依仗,甚至可能成為野心家謀逆的工具。

從這一刻起,他必須學會在夾縫中生存,用智慧與忍耐,去守護那些他珍視的一切。

哎~

活著。

活下去罷~

得到吳國太子孫登的應諾。

諸葛恪當即帶著太子手令,匆匆趕往吳王宮,心中盤算著接下來的每一步。

吳王宮中,妃嬪們或坐或立,各有姿態,卻都流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憂懼。

隨著吳國的覆滅,自己的命運也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些妃嬪大多是知書達理的,腦子還是好用的。

當諸葛恪帶著太子手令出現在她們面前時,眾妃嬪面面相覷,不知所措。

“太子有何手令?”

琅琊王夫人在眾女中年紀最大,有三十來歲了,此刻黛眉微皺,當即發問。

諸葛恪瞥了琅琊王夫人一眼,暗自點頭。

琅琊王夫人雖已步入三十有餘的年華,卻宛若青春常駐,身著華美宮裝,更顯其風姿綽約,豔美非凡。

她的肌膚如同初雪般潔白細膩,透出淡淡的光澤,彷彿歲月在她身上留下了的不是痕跡,而是愈發沉澱出的溫婉與雅緻。

眉眼間流露出一種不言而喻的風情,舉手投足皆是風華,實乃十成十的大美人,令人見之難忘。

“此乃太子手令!”

諸葛恪語氣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當即拿出太子手令,宣讀道:“孤聞古之聖王,皆以保全社稷為重,是以屈身辱志,以求國家之安。今大漢皇帝威震四海,吾吳國勢微,恐難自保。

為求社稷之存續,孤特命吾國後宮妃嬪,皆需謹遵此令,前往大漢宮中,盡心服侍皇帝陛下,以期陛下歡心,賜我吳國以安寧。此乃權宜之計,卿等務必體諒,勿違孤意!”

說完,諸葛恪打趣的看著眾人,說道:“你們可相信了?”

相信?

這太不可思議了。

“太子當真如此說了?”

諸葛恪眼神閃爍,說道:“這一點,太子妃可以為我作證!”

在眾多妃嬪中,太子妃顯得格外鎮定,她深知自己的身份特殊,或許能為吳國殘留一線生機。

太子妃芮妃當即上前,她面頰通紅。

即便是事先已經與他父親芮玄見過面了,心裡已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異維度遊戲

最終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