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未敢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八十五章 遼東定,公孫遁!,蜀漢,雨落未敢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現在,公孫恭才對公孫淵方才之言信了一些。
“如今大漢陛下已經為我公孫氏指了一條明路,在草原之上,有鮮卑豪酋軻比能護送以及負責給養之事,待魏國大軍離開遼東,我等再復歸遼東,雖然勢力必然受損,但是總比死了好。”
漢國使者則是將洩歸泥介紹給公孫恭。
公孫恭再問了幾個關鍵問題,漢國使者都對答如流,漸漸地,公孫恭心中的疑慮逐漸消除,也初步相信了漢國使者之言。
但其實以現在的局勢來說,他公孫恭就算是不相信,又能如何?
遼東公孫家,已經是沒有第二個選擇了。
若是選擇留守襄平,那就和送死沒有什麼區別。
“所以你讓出來,便是說服城中那些人出逃的?”
“不是出逃。”
公孫淵在一邊解釋道:“是戰略轉移,之後我們還會回來的。”
出逃,那是連回來的機會都沒有了,而戰略轉移,則還是有回來的機會與可能的。
“這有何不同?”
公孫恭面上不悅,拂袖說道:“故土難遷,恐怕不會所有人都隨我等出逃。”
拋棄家業,到新的地方去,這個在後世二十一世紀都很難做的事情,在三國時期,便更難有人願意了。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
天地茫茫、一望無際,但天地雖大,自己對故鄉的切切思念之情是減少不了的。
古人或許因為交通不便,再加上宗族父母的牽掛,都十分重視故鄉。
大多數朝廷大官辭官歸隱後都會選擇離開繁華的京城回到自己的家鄉,一方面是榮歸故里,另一方面是讓自己安享晚年。
多年在外飄泊的經歷會讓他們更加懷念故鄉的一景一物。
另外,搬家不是請客吃飯。
現代人搬家都十分困難,更不用說在這個時代,可是沒有什麼貨拉拉的,搬家的難度非常人所難想象。
餓死,累死,被人殺死.
在遷徙的路上,有太多死法了。
“他們不願意隨我大軍戰略轉移,所以要讓叔父來說服他們。”
公孫恭搖頭,說道:“讓這些不想離開家鄉的人強行離開,在路上也會跑完的,我等只需要與他們說清楚箇中關竅,讓不想跟我們走的,可以遁入山林之中,避開魏軍禍害,待我們歸來之後,出來不遲,出逃需要帶青壯,而不是老弱。”
公孫淵點了點頭,再說道:“便請叔父幫忙,說服那些青壯隨軍。”
公孫淵畢竟掌權不久,威望有限。
而這種事情讓公孫恭去做,就再合適不過了。
“你就不怕我勾結他們,陰謀奪權?”
公孫恭冷冷的對著公孫淵說道。
“哈哈哈~”
公孫淵大笑一聲,說道:“有何懼哉?若是叔父要讓大父的心血付之東流,到了地下見他們的時候,我看是你有話說,還是我有話說。”
這個時代的人還是信奉鬼神,還是相信人死後會有地下世界的。
否則這個時代,在人死後,也不會選擇厚葬。
“罷了。”
公孫恭嘆了一口氣。
“這遼東之主的位置,原本便是從兄長那邊傳來的,現在歸於你手,就當是我還給兄長的了。”
軍權被公孫淵牢牢掌握在手上,公孫恭心裡明白,便是他想要奪權,機會也不大。
反而會如公孫淵所言一般,徹底將公孫家推入深淵。
“我便助你成事。”心中雖然不滿,但公孫恭也只得不情不願的如此說道。
他不想眼睜睜的看著公孫家在他面前敗亡。
漢國使者在一邊笑著說道:“君侯何須擔憂?我大漢已經是為君侯安排了北地郡郡守之位,屆時君侯到了草原,便可直去北地郡走馬上任。”
還有官當?
還有權可掌?
漢國使者這句話一說出來,公孫恭頓時就精神起來了。
“如此的話,這遼東,便歸你了又如何?”
雖然論到漢國當官,肯定不如在遼東做土皇帝好的。
但是
誰知道這個遼東土皇帝能夠當到什麼時候呢?
魏國不會坐視自己的頭上有一個不聽話的諸侯割據。
如今漢國勢大,若是漢國正一統天下了,難道他能容忍遼東割據的存在?
呵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