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親手推遠
棠燦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9章 親手推遠,福星郡主被讀心,皇朝稱霸天下,棠燦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周翰林,這一筐奏摺,你今日務必看完。”
永平帝又被楚承奕堵的說不出話來了,今日來御書房當值的周翰林首當其衝,承受帝王之怒。
“是,微臣領命。”
周瀚林忙跪下,恨不得直接跪到地縫裡,這樣,等太子殿離開之後,他就不必捱罵了。
自從安平郡主不來御書房後,他們幾個輪值的翰林,幾乎日日都免不了被罵幾頓。
當然,起居令也躲不過。
所以,他們都挺想安平郡主的。
“兒臣和姝兒還有要事,便先告退了。”
楚承奕沒管翰林,只看著永平帝,等他準了,就調轉輪椅自己撥著輪子往御書房外走。
甚至還故意讓輪椅走的嘎吱作響。
也不知道永平帝聽了會是什麼心情,這可是他一心護著的那兩個兒子的傑作。
永平帝能有什麼心情,他這個嫡子不如以前聽話了,不如以前溫和了,不如以前貼心了
可能是翅膀硬了,就不服管教了。
還有孫女那個小傢伙,他就偏袒了她二皇伯伯一回,就讓她給看出來了。
養在身邊一年的小傢伙,對他這個皇爺爺可真是狠心。
以前口口聲聲說著‘想他這個皇爺爺,想的都睡不著覺呢。’如今倒好,她怕是不僅沒有睡不著覺,還睡的想不起來他這個皇爺爺了吧。
他都這般年紀了,犯一次錯怎的就不能原諒了?
唉,都是冤家,他怕是上輩子欠了這父女倆的。
如果楚沁姝知道他的想法,肯定要說,‘對,你就是上輩子欠了我們父女倆的,你不僅欠了我們,還欠了東宮,欠了整個盛安國。’
楚承奕離開御書房後,就直接回了東宮自己院子的書房。
昨晚那幾本書,他還沒看完呢。
看完之後,還得好好和女兒探討一番,裡面提到的好多冶煉方法,他都有些一知半解。
哦,還得讓人去通知一下馮文瀚,讓他收拾行李,羅城早一日讓他接管,也好早一日放心。
次日早朝後,楚承奕又去了御書房,他來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問永平帝要任命馮文瀚的聖旨。
“梓煥,北地離京城遠,又條件艱苦,不若劃為封地,給你那幾個還沒封號的皇弟如何?”
永平帝沒敢直接說,不同意馮文瀚去接管羅城。
“劃為封地?那父皇是打算劃給兒臣的哪幾位皇弟呢?”
楚承奕也沒有第一時間反對,他直覺,永平帝不是話中有話,就是在試探他。
沒有封號和封地的皇弟,他還有好幾個。
比如,月妃所出的十四皇子楚承淞,正是今年及冠,這眼看著今年就要過完了,也沒見永平帝給他賜封號和封地。
宮女所出的十五皇子楚承熙,生母早逝,自小養在元后身邊,今年也十九歲了,翻過年及冠,賜封號和封地也正合適。
還有就是皇后所出的十九皇子楚承祺,不過他還小,離賜封還得十幾年,倒是不急。
除了這幾位皇弟,他還有一位只有封號沒有封地的皇弟,排行十二的楚承昆,已經二十三歲了,連個職務都沒有。
看起來,他像是個閒散王爺,其實他一直都站寧王和懷王那邊。
他岳家祖父陳蒙易,也就是前都察院右都御史,還因為在朝堂上替賢妃說話,被削職送回老家種田去了。
也不知道,他父皇口中說的,是這幾人中的哪一個。
或者,根本就和這幾位無關。
畢竟寧王和壽王雖然有封地,卻都沒去封地就藩。
如果他父皇想給他們換個封地,似乎也並不違背祖制。
“你十四弟和十五弟,都到了賜封的年紀了,當然是先緊著他們,如若還有合適的地方,你十二皇弟的封地也是時候該給他賜下了。
北境那些還未歸屬盛安的城池,離京城近萬里之遙,如若讓你這幾個皇弟去收攏鎮守,於你而言,豈不省事?”
這個想法是永平帝想了一整日的結果,但他真心想送去北境的,並不是這些兒子。
拿這幾個兒子說事,只是投石問路而已。
“嗯,是省事,說不得等到了璟兒那一輩,他還得派兵去收復一番。”
楚承奕已經猜出永平帝的意思。
那些王震嶽還未去攻打的城池,想不費一兵一卒就收攏,恐怕除了老十五楚承熙,誰也做不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