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荒真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2頁,出道入釋,大荒真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後來,釋清福在無間地獄的痛苦考驗中,重新恢復修為境界。但在這過程中,他其實已經不知不覺中對他的人生觀、價值觀做了調整。他在那種最絕望、最孤獨、最無助的情境下做出的選擇、重拾的信仰才是最符合內心的,才是最不受外界干擾、左右的,也才是最堅固不動的。正如同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徵後,那些留下來的員才是信仰最堅定的一樣。所以,他的金身恢復後,牟尼珠的性光和卍字佛火的火焰威力才更加強大。而且,釋清福與熊清浦本為一體,兩人修行前博覽群書,踏上修行路後認真實踐。所以對太極陰陽之道和孔子的中庸之道早有很深的感悟,後來,他對佛性真如的境界也有很深的體悟。其實不管佛門、道門還是儒家,其根本大道都是“同質而異名”的,根本上殊途同歸,而且渾圓、博大,不會只執一偏的。而菩薩、仙人、賢人等境界無疑是執了至善這一偏。再加上釋清福將阿彌陀佛所種下的卍字元號的種子分離出來形成太極手帕的核心,從而徹底避免了內心抉擇被人左右的危險。所以,事實上釋清福這時候才真正到達不動地菩薩的境界,但他這次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當初只覺得自己不願當地藏王的槍使,就自然而然決定與鬼王談判、妥協,並未覺得有什麼不妥。但正因為如此,才說明釋清福真正進入這一境界,用孔子的話說,這是“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才是真正的自由和自主。釋清福因為特殊的經歷和知識結構,心裡這一關過了。而與之對應的業力關為何同樣也過了呢?這是因為釋清福一來很早就與屬於道門的熊清浦是兄弟,早受過考驗;二來釋清福在修行界基本是孤家寡人,他做決定頂多考慮到熊清浦和熊清湖,所以可以根據自己的心做決定,而無須考慮別人的反應。三來,對於地府之內的爭鬥,地藏王身在局中,未免也看得很重,事實上在佛祖、道祖看來,未必不是與蝸牛角上、蒼蠅頭上的小國家的爭鬥差不多。因而釋清福與鬼王是戰是和,與地府或許很重要,但在道的層面,根本無所謂。總而言之,他沒有自己領導的陣營,無需考慮自己陣營內部的反應。而他佛門陣營的上級已經難以影響到他,所以他就基本不受業力的影響。就這樣,釋清福在他毫無所覺的情況下過了一個修行者成聖前很難度過的關卡。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度過了,不但他的修為永不退轉,有望成聖,而且實力也會大增。試想,在他度過這一關前,只能用善的、光明的手段和力量,但度過這一關後,他可以修煉鬼魂分身,可以統領鬼眾,可以使用一些惡的、陰暗的手段,實力何止增加一倍啊而且,到了這種境界的修行者,才是最難對付、最難利用的。他做事自有自己的道,外人的激將、逼迫、利誘皆很難奏效。到了這一步,也就可以自如地掌控乃至改變自己內心的好惡、性格。所以,釋清福身為菩薩,對於鬼王和他的鬼眾並沒有地藏王想象的發自內心的厭惡,而是可以從是否對自身有利這一點來決定自己的態度。說起來,他最終完成這一步,還得感謝地藏王。因為他的幫助和放水,釋清福順利度過無間地獄、血池地獄、蛆蟲地獄等極骯髒、極惡心、極邪惡、極恐怖的地獄。因而內心得到極大的磨練,對於佛性真如的感悟更加深刻,對於他的鬼魂分身和其他鬼眾就再也沒有了厭惡和疏離感。而地藏王在地獄呆了上千年才悟通這個道理,因而才由佛門派駐地府的代表變成地府事實上的最高領導。而鬼王先前的理解是地藏王墮落了才因此改變在地獄的做法的。事實上,這種轉變是立場的改變,更是境界的提升。要做到這一步,地藏王很清楚那是多麼的艱難,畢竟信仰只可能會輕易破滅、崩塌,卻不可能輕易改變,尤其是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更需要極大的勇氣、智慧和漫長的時間。所以,他才不願相信釋清福那麼快就過了這一關。釋清福不知道地藏王的想法,也不知道他離開鬼門關三天後,正有些懊惱自己吃虧時,鬼門關外卻開始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釋清福只是一心朝前飛去,又花了十天時間,才飛行到地藏念珠的位置。釋清福感覺面前如同一道無形的薄膜,他繼續朝前飛,輕易地透過“薄膜”。然後,他就發現自己已經到了一個半徑一千多公里的球形空間中。這片空間裡的景象很像地獄內部,下面是陰間特有的暗黑土地和血海,而上空是灰濛濛的天空。而與之前兩旁長有彼岸花的黃泉路及鬼門關外的空蕩蕩的空間截然不同。看來這就是地藏念珠內部的空間了。這條路徑是鬼門關外的陰間連線地藏念珠內部的路,因而還屬於陰間內部。所以,只是需要往高空飛那種正常的能量消耗,無需支付透過兩界門戶那種海量能量。所以,釋清福十分輕鬆地到達地藏念珠的內部。他突然想到,透過地藏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