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筆記小字
老薑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章 筆記小字,宋代魂變:齊凌之抉擇,老薑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擦額頭的汗珠,連連答應,“下次小的收半吊錢,低於這個數,小的絕對不答應!”
作為一個穿越到中年的心理旅客,齊凌並不介意手下拿他的書法換錢。但他介意手下不懂生意經。想了想,他又皺著眉頭補充道:“半吊錢也不要輕易答應,答應得太容易,字就不值錢了!以後每月,你們所有人加起來,只能答應給別人兩幅。多了,你們自己想辦法推掉,別來煩我。”
“哎,哎。小的記住了,小的這就去告訴王武和劉威他們。”張帆愣了一下,迅速躬身領命。
有些人,根本不用多說。還沒等張帆站直身體,弓箭手王武和劉威兩人就已經一起來了。遠遠地,他們向齊凌行禮,“屬下王武(劉威),見過巡檢大人!”
“有事?”看到兩人神情嚴肅,齊凌皺眉,沉聲問道。雖然金牛寨巡檢所在通往夏州的商路上是個重要地點,但平時需要兩名以上弓箭手帶隊的事情並不多見。王武和劉威約定到巡檢所後院找他,想必是遇到了他們無法解決或不敢擅自處理的麻煩。
“沒別的事,就是來跟您打個招呼。”
“巡檢大人好久沒展示武藝了,我們特地來看看。”
齊凌沒想到,王武和劉威都連忙搖頭否認。
接著,他們又不約而同地摸了摸後脖子,想說話卻又猶豫不決。
“到底怎麼回事?有話直說,別吞吞吐吐的!”齊凌馬上察覺到他們來找自己並不是正事,於是瞪了他們一眼,低聲責備。
“哎呀,哎呀!”捱了罵,王武和劉威反而顯得自在多了。
他們又鞠躬請求道:“巡檢大人,竇家堡的竇里正後天要過四十歲生日,想請您賞個臉去他家喝杯酒。”
“還有,轉運司的劉司倉派了他的書童來,請您幫他寫個牌匾,放在糧庫大門。我不清楚您的意思,就讓書童在門房等著了。”
“竇里正?我和他又沒什麼交情,去祝賀他的生日干什麼?”齊凌聽得有些不耐煩,又橫了他們一眼,堅決拒絕。
“幫我轉告他,就說後天我要進城,去拜見縣令,實在走不開。”
“縣令,縣令也會去竇家堡。”王武滿臉愁容,小聲提醒,“那個竇里正雖然沒當過什麼官,但他的女婿在張提刑身邊做事,是個文書。您雖然和他不熟,但也別讓他難堪。”
“永興軍路四大糧倉中最大的一個就在三十里外的牛頭山。”劉威也趕緊低聲解釋,“劉司倉算是我們的鄰居,以前不管我們這裡缺糧食還是馬料,只要前任巡檢開口,劉司倉都會幫忙解決。”
“嗯……”齊凌低聲沉思,最後無奈地點點頭,“好吧,你們先答應下來,等我有空了,再寫兩幅字請他們指教。”
“是,巡檢大人!”王武和劉威如願以償,一起抱拳應答。
被他們兩人打擾,齊凌也沒心情繼續練武了。他揮手示意身邊的鄉勇們。
“來人,收拾東西,今天就到這裡吧。”
說完,他扛起長槍,直接回到了書房。
好累,真的好累,不是因為處理公務和練武,而是因為越來越多的應酬。如果早知道會有這樣的結果,半個月前,齊凌肯定不會幫李昇和楊旭出頭。
現在好了,便宜師兄李昇和發小楊旭挽回了面子,拍拍屁股繼續去夏州辦事,而他自己卻要留下來應對成名後的一堆麻煩。
最近半個月,每隔幾天就會有當地的讀書人不請自來,請他修改新寫的詩詞。還有一些附庸風雅的富商,不惜繞遠路也要求他題字。
似乎他成了二十世紀的某個“大師”,每個字都價值連城。
天啊,齊凌哪裡懂填詞啊!
如果他拒絕評價那些文人的作品,人們就會認為他太過清高自傲。然而,如果他真的開口評論,他又怎麼能提出什麼獨到見解呢?這些日子以來,他全靠在二十一世紀做離婚諮詢時練就的談話技巧來勉強應對。儘管定安縣小得像巴掌大,卻不知為何有那麼多愛好填詞的讀書人。而且,隨著那首《臨江仙》的流傳,他的名氣似乎越來越響亮。附近幾個縣的文人已經開始專門寫信向他請教,希望能與他交朋友。
除此之外,齊凌並不覺得自己寫的字好到供不應求的程度。別說還未出名的蘇黃米蔡四大書法家,就連唐朝的顏真卿和柳公權,他的水平也無法企及。他的字唯一的優勢就是力度十足。但書法豈止看力度?如果按力量評判,尉遲恭和秦叔寶的字才稱得上頂尖,哪輪得到顏真卿?
“不行,等給竇里正過完生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