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破陣之機
老薑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2章 破陣之機,宋代魂變:齊凌之抉擇,老薑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轟!轟!轟!轟!" 東勝洲的靈寶京汴梁,震天的爆裂之聲不絕於耳,自金明仙池之畔,一路穿雲裂石,直抵大宋仙宮內的文德寶殿。
文德寶殿之內,大宋帝君趙恆,握著星辰紫毫的玉指一鬆,面色憂慮地拂開了丹青卷軸,皺眉取過了案頭那壺凝露仙茗。
世人皆道,仙帝乃萬界主宰,意動法隨。然則,凡坐此位者,方知其重負何其深重。
煌煌仙域,安穩之地屈指可數。年年不是洪澇滔天,便是乾旱肆虐。難得逢得一時風雨順遂,偏那西疆的鐵血魔帥李繼遷率眾妖騎叩關侵襲。好不容易將其挫敗而歸,這西北之地卻又冒出個紅蓮邪教興風作浪……
"嘩啦!"仙茗盞落地,瞬間破碎成片。
趙恆身形一頓,頓時察覺到自己心神不寧,不慎打翻了手中的仙茗盞。
此舉實非佳兆,尤其是在西北邊境危機四伏,慶州要塞安化城已被敵寇竊據之際。
剎那間,趙恆的臉色便如陰雲密佈。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此乃大吉之兆也!" 右班都知,侍奉過大宋開國祖宗、太宗及現任帝君趙恆三代天子的老宦官劉承珪,機敏異常,在趙恒大有遷怒他人之勢前,搶先一步大聲賀喜。
"大吉?" 趙恆的怒氣被打斷,滿臉疑惑地低頭審視著碎裂的仙茗盞,冷聲道:"你可是說朕失手打碎的這枚仙茗盞,寓意著吉祥之兆?!"
"仙帝陛下,歲歲平安,碎境皆安吶!" 劉承珪年高德劭,滿臉 笑容可掬地深深施禮,"老臣聽得傳聞,神聖仙君身旁,即便是微不足道的一片落葉,亦寓示著一方州郡的命運。現如今,邪魔逆黨剛剛掠得些許利益,陛下您的御用茶盞便自行破裂。此乃預兆其氣運已斷,必將在不久的將來灰飛煙滅!"
"荒謬之言,這怎能牽強附會呢?" 趙恒大笑搖頭,但心頭的憂慮卻似減輕了幾分。
仙君身邊一葉落而知州郡之事,源自昔日周成王以梧桐葉冊封叔虞為唐侯的典故,因此劉承珪所言並非無稽之談。至於"碎境皆安",民間常以此來形容打破碗碟後的轉運之意,即厄運隨碎片消散。
對於趙恆來說,無論叛匪的氣運破裂,或是自身的困厄遠離,都是無比吉利的徵兆。因此,即便深知劉承珪信口開合,他也暗自期盼著這番話語能蘊含一絲玄妙的道理,助他在接下來鹹平四年的時光中,萬事如意,暢通無阻。
而侍奉過三位仙帝的劉承珪,怎會不明白揣摩帝王心意之道?聽聞趙恆輕斥一聲,便不再多言,忙上前一步,恭謹躬身續道:"陛下,您心繫天下蒼生,自然無暇關注此類瑣碎小事。適才窗外雷霆轟鳴,緊接著茶盞應聲破碎,這正是天雷擊潰妖邪氣運之象。那紅蓮邪教裝神弄鬼,最畏懼的便是雷霆之力……"
"你這老傢伙,越發說得煞有介事了!" 趙恆瞪了劉承珪一眼,笑著打斷他,"寒冬臘月,哪來的雷霆之聲?分明是皇宮禁衛司的弟子們,在試煉李都監帶回的靈火秘藥配方吧?皇宮禁衛司歸你統轄,莫告訴我你不知情!"
"仙帝英明,老臣確實知曉那是靈火爆裂之聲。不過,那些假扮神佛的紅蓮邪教徒,恐怕不會明白其中真相啊。" 劉承珪再度躬身,臉上的獻媚笑容愈發濃郁,"想來他們在欺世盜名,蠱惑黎民之際,突聞雷霆滾滾,定然嚇得魂飛魄散,如何還能繼續迷惑人心!"
"他們膽敢犯上作亂,怎會膽小至此?" 趙恆再次瞪他一眼,低聲反駁。但隨之搖頭長嘆,"只願如此,他們聽見雷聲,能夠嚇得再施展不出任何詭計來。唉,朕原本以為與李繼遷議和之後,永興軍路一帶能有幾日安寧時光修養恢復,誰知紅蓮邪教的妖孽,卻又跳出來搗亂!"
"不過是疥癩之疾罷了,陛下無需過於憂慮!" 劉承珪屈膝俯身,親自撿拾地上的碎瓷片和茶葉,邊做邊笑著寬慰趙恆。
"但願如你所說吧!" 趙恆嘆了口氣,眉間的憂慮始終難以消除。此時,幾個小內侍和宮女鼓起勇氣走上前來,七手八腳幫著劉承珪收拾殘局,將碎瓷片和茶葉收入木質簸箕,隨後又迅速拿來新茶盞,替趙恆斟滿了一杯香茗。
大宋仙朝帝君腹內的修行鬱火,已被劉承珪以高深修為化去多半。因此,他對宦官與宮女們的責罰之心也消減了許多。
他拿起剛剛更換過的靈茶盞,輕啜幾口濃郁的丹露香茗,隨後溫和地吩咐道:“罷了,讓他們各自忙碌吧,你年歲已高,此類瑣事往後便不必親自出手。”
“謝陛下關懷,老奴願親手侍奉陛下左右。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