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金蟬之秘
老薑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7章 金蟬之秘,宋代魂變:齊凌之抉擇,老薑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唉!當初怎會無人猜到,他或許是以假死逃脫!”
“真假死訊,抓他兒子來問不就清楚了?張威的兒子自被官府逐出四門學後,一直在凌雲寺借住!”
“此時怎能輕易抓捕?齊某人或許正盯著張威的兒子,等著我們自投羅網!”
“這齊某,真是心狠手辣!”
"的確如此,我甚至懷疑,當年他被貶至金牛寨乃是一場掩飾。朝廷對紅蓮教早有覬覦,特遣他潛入其中,充當密探!"
"你是暗示,他自始至終都是控鶴司的成員?"
"很有可能,否則怎能迅速晉升高位?"
相較於市井的嘈雜,定安縣衙反倒是最為靜謐之地。即便去年那場大火焚燬了半座衙門,但剩餘的一隅經修繕後,比尋常富豪府邸更為繁盛。
定安縣新任縣令正是原先的縣尉,那平易近人的陳東。他在齊凌遭受困境之際,便能審時度勢,暗中助其對抗紅蓮教。因此,在寇準整治永興軍路官場之際,他未受絲毫牽連,反而順利填補了縣令之位,更得當朝副宰相青睞,前程似錦。
陳東老練世故,自然明白自己的好運源自何處。聞聽齊凌即將回定安縣調查案件,便提前五日將縣衙內外打掃得一塵不染。
齊凌一到,陳東立即將縣衙讓給他作為臨時刑部衙門。自己則帶著下屬文書、捕頭、弓箭手和隨從,集體遷往已被官府查抄的周家大宅。如此一來,齊凌身邊便無定安縣的“舊人”,行事無須憂慮訊息洩露,而他則能在夜晚親至,聽取齊判官的機密指導。
不過,讓陳東略感失落的是,齊凌雖仍對他禮敬如初,卻不曾透露任何需他執行的“機密”。即使他隱約提及,普通驗屍手段易露破綻,自己另有高招,齊凌也只是淡然一笑,婉拒了提議。
"兄臺毋需掛慮,我開棺驗屍僅是臨時起意。無論結果如何,都不會影響寇相所託的大事!"擔心陳東的好意反而造成困擾,送別時,齊凌低聲道。
"啊,啊,下官魯莽了,實在魯莽!"陳東頓時鬆了口氣,連作兩個揖,隨後穩步離開。回家後倒頭便睡,養足精神,期待明日的好戲上演。
前任縣令張威舉在縱火自焚前已深陷官糧盜竊案。故此,直至此案徹底解決,他的遺體都無法安葬,只得暫存於定安城外的凌雲寺內。
還沒等張家設法洗清張威舉的嫌疑,他又與紅蓮教案扯上關係,故安葬之事一再延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