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發發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章 毫不掩飾,三國:和貂蟬喝酒,李發發5,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今天,我瞅準他外出的機會,徑直攻擊了他的營地,他營裡剩下的只是一些疲弱的殘兵敗將,對我來說輕易就能擺平。
你別以為這事是個好事,萬一你這次攻擊過後,孔融沒反擊,反而選擇在原地駐紮下來。
那你琢磨琢磨,為什麼他會選擇駐紮在原地呢?郭汜此時提出了一個極富洞察力的問題,這讓對方頓時陷入了困惑。
李傕搖頭表示不明白郭汜的意思,這時候他毫不掩飾地直言:
“我可以清楚地告訴你,他這麼做可能是因為在等待援軍,也就是說他這次並非真心想和我們合作,反而是想吞併我們。”
“一旦等到他的援軍到達,我們就很可能陷入被動,那時候他的攻擊力度究竟有多麼猛烈,恐怕誰都說不準。”
“更不用提孔融這人脾氣火爆,一旦開戰,我們未必能守住陣地,關鍵還要看對方援軍的勢力是誰。”
郭汜的這番分析使李傕愈發焦躁起來。他立刻起身,堅定地說:“既然這樣,我現在就帶一隊兵馬去把他那支軍隊解決了!”
“我不信屆時他還敢對我們構成威脅,再說早該在那時候就把他們都消滅掉,不該給他們任何機會。”
郭汜冷笑一聲,接著說:“其實我們早就該考慮到這一點。他在這兒放那些話,無非就是想拖延我們的注意力,並且已經成功了。但如果我們此刻出兵,一旦被對方反包圍,那就麻煩大了。因此,我們不如堅守洛陽城,接下來絕對不要再出去。”
“洛陽城的城牆堅固無比,除非敵人兵力是我們的好幾倍,否則是不可能攻克的。”郭汜說這話時,語氣中充滿了自信。儘管他知道孔融是個頗有威望的諸侯,帶兵眾多,但他依然沒有把孔融當回事。
尤其是在孔融駐紮在外之後,郭汜更不以為然,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裡。
畢竟想打早就打了,何必等到這個時候,簡直是笑話。所以他一點兒都不慌張,真打起來再說。與其現在消耗實力,不如先積蓄自身的力量。於是郭汜直接把自己的看法講了出來。
對方對郭汜深信不疑,所以暫時沒有出兵的打算。
此刻,在青州,曹操在出徵前還想跟田謹商議一下此事,但結果並無懸念——田謹自然是同意曹操立即出兵的,畢竟這對曹操而言是件好事。然而,田謹這一次卻沒有出兵的打算,因為他並不打算合作。
對此事,田謹的看法是:“我們倆本身就是共謀,你出兵就意味著我也出兵。這點無需過多在意,況且我手下士兵不多,出兵也沒有多大用處。”
聽聞此言,曹操明白無需再多言,便準備出發,只不過兩人之間仍存一絲隔閡。畢竟最初兩人並不熟識,若非袁紹的存在,恐怕連合作都很艱難。但現在二人確實在同一陣線上。
因此處理事務時,必須更加註重各自的利益劃分。這次曹操並未打算派遣太多士兵前往,一來為了預防孔融那裡有陰謀導致更大損失;二來更重要的是,以防田謹產生其他想法。
為此,得在這兒留下更多士兵,以免士兵們帶來不利影響。就這樣過去了好多天,終於到了出戰的日子。當天,曹操對著眼前的秦毅下令道:
“這次我讓你領軍出征,我要看看你這次的領兵能力如何,但我對你非常信任。”
“並且我會讓典韋陪在你身邊,你們兩人合作必定沒問題。”
“此外,給你們的這些士兵都是經過精心訓練的精銳之師,戰鬥力肯定更強。”
實際上,典韋和趙雲在後面計程車兵訓練計劃中,也訓練了不少士兵。結合這種訓練方法,士兵們之間的默契度迅速提升。上了戰場,只要這些小細節上的互相配合到位,打起仗來取勝的機率就會大大提高。要知道戰場上哪怕一點點細節都不能兒戲。
取得一點成功和強大實力後,就必須好好抓住,千萬不能輕易放棄。
這時,秦毅開口說道:“經過這段時間的思考,我已經可以肯定,這一切都是孔融故意為之。”
“他原本可能是打算攻打洛陽城,但發現自己的實力不足,於是才轉而在後面邀請我們加入。但實際上這一切都是他的陷阱,因為他帶過去計程車兵本來就少,所以向我們發出邀請幾乎是必然的。”
…………
秦毅的一席話得到了曹操的認可,連連點頭。同時,旁邊的典韋插話說:“放心吧,經過改進後的這批士兵,即便是我帶領這三萬大軍對抗五萬大軍,也能應對自如。”
典韋說起這句話時顯得十分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