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發發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9章 怎麼能還在等呢,三國:和貂蟬喝酒,李發發5,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由於朱辰在這事中提了很多建議,孔融十分信任他,因此決定按朱辰說的方法行事。
朱辰:“我們現在軍隊已整裝待發,但在收到確切的訊息之前,我認為咱們不宜輕舉妄動。”
“萬一出現突發狀況,那就麻煩大了。”
“咱們最好再等等。”
然而孔融一聽這話有點坐不住了,他立刻反駁:“怎麼能還在等呢?都等這麼久了。”
“再等下去,肯定會耽誤不少工夫,我看不如現在就出發。”
朱辰聽了有些無可奈何,但正當兩人意見不合之際,一名士兵忽然闖入屋內。
士兵高聲報告:“有使者送來了書信。”
一聽到這個訊息,兩人立刻有了主意,馬上讓士兵念出書信內容。但他們聽完後,臉色瞬間變得複雜。
原來李傕並未直接許可他們進入洛陽城,儘管信中沒明確拒絕,但卻明確提出儘量避免他們前往,因為他們並非必需。
孔融此時面露難色:“其實我能料到這個結果。他們對劉協有所圖謀,這點別以為我不知道。可能正因為心虛,才不讓咱們過去。”
“但他們越是不讓過去,就越說明其中有我們需要了解的事情。所以這次我們必須過去。”
朱辰贊同地點點頭:“我的看法也正是如此。”
在兩人都達成一致後,當天下午,他們便決定立即出發,直奔洛陽城。此刻的孔融可謂是破釜沉舟。
畢竟,對於孔融而言,局勢已經不能再糟了。若在此僵持不下,只會對他極為不利。
“因為我得打破僵局,如果我現在不動,恐怕會引起曹操他們的疑心,那樣我的意圖很快就會暴露。”
這不是孔融願意看到的局面,所以他果斷地調集兵馬向洛陽城進發。臨行前,他還特意找了幾名士兵,讓他們給曹操送去一封信函。
信中提到他們已經答應出兵,並同意與曹操結盟。同時期待曹操也能一同參與聯軍,表明誠意。畢竟孔融所在地離洛陽城尚有一段距離,這段時間足以讓曹操收到書信。
此刻,孔融與朱辰依然堅信自己的計劃天衣無縫,畢竟這是他們徹夜討論出來的結果。他們把計劃演繹得非常成功,不論如何發展,最終勝利者一定是他們。當然,計劃的關鍵一步是要讓曹操相信此事,並藉此超越曹操。
第二百一十九章
他們相信憑藉這個計劃不僅能完成目標,還能借曹操之手拿下洛陽城,屆時一切便會輕鬆許多。但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雖然曹操可能會被騙,但他身邊還有個秦毅。
在青州,秦毅早已從手下的探子那裡得知了孔融派人出發前往洛陽城的訊息,而且人數不多,這就讓他發現了異常。
要攻克洛陽城,必須派出比守城士兵多得多的兵力,否則作為進攻一方,人數較少的話根本無法擊敗對手。因此此刻他們必須集結大軍。
然而,孔融並未這麼做,其意圖顯而易見——他們並非真的要去攻打洛陽城,甚至很可能是設下了陷阱。
於是,秦毅決定立刻回曹操府邸,將此情報告知曹操。與此同時,曹操也收到了孔融出兵的訊息。
曹操正想找秦毅商量此事,見他進來,便迫不及待地問道:“孔融已經開始行動了?看來他們是真想跟我們聯手啊。這樣的話,我們就只需靜候佳音就行了。”
“這人表面陰險狡詐,但在這件事上做得還不錯。只要他能把劉協救回來,不管他出於何種目的,我都願與他合作,因為這意味著此人確實有過人之處。”
張三聽聞此言,不禁搖頭嘆息:“我也在他們那兒安插了一些探子,不過他們的任務與主公您安排的不同。他們主要負責蒐集一些小道訊息,根據這些訊息來看。”
“孔融此次前往洛陽城,並未攜帶多少兵馬,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他們打算用某種計策。”
“但我還不清楚具體的計劃,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此次前往洛陽城絕非打算堂堂正正地攻城。”
“很可能其中另有隱情,主公您還需對此有所防備。”
曹操一聽,臉色頓時嚴肅起來,身為常年征戰的老將,他知道帶少數兵馬意味著什麼:一是去投降,二是去放狠話。
“他們是不是想去挑撥離間,企圖破壞我們和洛陽城的關係?”
秦毅搖搖頭:“倒不至於那樣,我們與洛陽城原本關係就不怎麼樣,但如果沒個開戰的充分理由,我們也不會動手。所以這一點不必過於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