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發發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章 震驚全國,三國:和貂蟬喝酒,李發發5,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整個忙碌的補救過程中,何進一刻也沒閒下來,與此同時,袁紹也並未袖手旁觀。看到何進猶豫不決,難以作出決定,他果斷派人去催促董卓等人趕快行動。
收到袁紹催促的董卓立刻派出使者飛馳上報,稱其打算率軍進駐平樂觀,以此確保剷除宦官計劃的順利實施。
董卓的動作使得朝廷內的何太后深感恐慌,散朝之後,她做出了妥協,下令免除皇宮內所有常侍和小黃門的職務,並將宮廷事務轉交給何進的心腹處理。
得知這個訊息後,何進心中大喜,認定自己的策略起到了效果,原本放棄的多次遊說念頭此刻又湧上心頭,並且比之前更為堅定。
不只是何太后妥協,連那些被免職的小常侍和小黃門也都來找何進求情,他們深知自身難逃一劫,紛紛表示願意完全服從何進的安排。但何進覺得自己地位崇高,不便與這些小人物計較太多,便對他們解釋道:
“如今國家動盪不安,就是因為你們這些人所為。我這麼做是為了天下太平,要根治宦官之禍。現在董卓和其他各地豪傑正快馬加鞭趕往京城,你們最好各自想辦法逃離京城吧。”
小常侍和小黃門聽完何進的話,感激涕零,紛紛向何進磕頭謝恩。看到這一幕,何進內心感到極大的滿足。
當天,那些被免職的小常侍和小黃門都匆忙離開了京城,試圖逃避即將降臨的災難。
此時,袁紹建議何進藉此機會一舉清除這些宦官,但何進只想消除宦官之禍,並無意痛下殺手,故未採納袁紹的提議。
袁紹只能暫時作罷,繼續替何進出謀劃策,討論如何徹底剷除十常侍這個禍患。不過,何進和袁紹的秘密計劃進行得過於長久,最終引起了十常侍的警覺。
危急關頭,十常侍的首領張讓挺身而出,來到何太后的宮殿門外請求接見。儘管何太后不願再與他有任何瓜葛,但由於何太后的母親舞陽君收了他的好處,還是讓他進了宮。
張讓一進大殿,立刻跪在何太后面前:
“太后,老臣確有罪過,理應以死贖罪。但我張家數代蒙受皇恩,如今若就此離去,心中實在不捨。老臣還想最後一次入宮侍奉太后,了卻心願,然後再死去,也就無怨無悔了!懇請太后慈悲,成全老臣這個願望。”
何太后聽了張讓的話,心生憐憫,便答應讓十常侍重返宮廷侍奉,但其他常侍和黃門已被罷免。
得知此事後,何進氣憤不已,他本來的目標就是十常侍,跟那些小常侍和小黃門有何相干?
第二天,何進再次進宮面見何太后,請求她處決包括郭勝在內的十常侍,但卻未能得到何太后的回應,無論他怎樣苦口婆心地勸說,何太后都不為所動。
就在這時,十常侍已經對何進出離憤怒,畢竟從頭到尾,都是何進在推動打壓宦官的行動,先是提出打壓宦官,接著又是號召天下英豪逼宮,現在又要置他們於死地。
於是,他們派人偷聽何進與何太后的談話,在得知何進依然意圖對付他們後,再也按捺不住。十常侍帶著剩下的黨羽,幾十人持械潛伏在宮殿門口。
此時,何進未能說服何太后,怒氣衝衝地離開她的寢宮。然而剛邁出寢宮大門,他就被人引向了喜德殿前,而這正是十常侍等人設伏之處。
張讓見何進走近,走出來質問他:“大將軍,如今這天下大亂,也不能全怪宦官吧?我只是做些生意,賺點錢罷了!您何必非要趕盡殺絕呢?”
何進冷笑一聲,雖沒說話,但他的態度明顯是要徹底消滅十常侍。張讓見狀繼續道:“當年陛下曾因生氣要廢黜太后,是我哭著調解,還拿出家產作為籌碼,保下了太后。如今我們只想過著依附您的日子,可您竟還想將我們全都殺光,這豈不是太過分了嗎?”
張讓一番話語令何進一時語塞,當他回過神來時,卻已經被一直在喜德殿埋伏的十常侍親信、尚方監渠穆用劍刺穿了身體。
就這樣,何進糊里糊塗地被一群宦官殺害了。
隨後,張讓、趙忠等人帶著幼帝劉辯、陳留王劉協以及何太后,利用他們的黨羽假借皇帝名義釋出了詔書,派遣手下將何進的人頭扔在了皇宮門前,並掛出聖旨在城門上,宣稱:“何進出賣國家,罪大惡極,予以斬首!”
何進被殺的訊息迅速傳開,震驚全國。
虎賁中郎將袁術接到袁紹的暗示,帶領軍隊來到皇宮外圍攻擊皇宮,正值黃昏之際,袁術縱火燒燬了南宮的青瑣門,以此威脅宮內交出十常侍等人。
張讓等人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