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發發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章 敵人堆死,三國:和貂蟬喝酒,李發發5,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毅被任命為徐州牧的訊息瞬間傳遍全國,聽到這訊息,就連秦毅本人也覺得有些意外:“怎麼回事啊?我怎麼就成了徐州牧呢?”
但這其實也算不上壞事。第二天,曹操匆匆趕回司州,秦毅帶著徐庶、曹仁等幾位武將一同前往徐州,準備與曹操交接權力。
經過大半個月的忙碌,秦毅終於在徐州穩固了根基。接著,他就一刻不停地返回司州,並讓徐庶留在徐州主持大局,其餘幾位武將則負責徐州的安全事務。自此,徐州的大局算是穩定下來了。
與此同時,曹操也成為實力最強的諸侯之一,掌控著司州和徐州兩大地區,他的兵馬之眾,不容小覷。可以說,此時的曹操,在諸侯中已是勢力最大的一個。即便是袁家兩兄弟聯手,也只是勉強能與曹操抗衡。更別提曹操麾下高手如雲,又有秦毅坐鎮參謀,可謂是固若金湯。
徐州土地肥沃,是個天然的糧食生產基地。這讓秦毅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間。於是他決定先擱置白起傳承之事,兌換了大量的土豆和紅薯種子進行播種,同時還運用現代知識改良小麥種植技術。
這些舉措使小麥產量大幅提升,進而使得司州和徐州呈現出一派繁榮向上的景象。此外,細鹽也在這兩州廣泛流通,銷售渠道暢通無阻,金銀財寶滾滾而來,看得曹操喜笑顏開。
在司州和徐州快速發展的這段時間裡,其他諸侯卻仍在相互爭鬥。相比之下,曹操的優勢愈發明顯。
轉眼間,一年光陰過去。這一年來,諸侯間的紛爭非但沒有停止,反而因皇室無所作為而愈演愈烈。劉岱殺害了橋瑁,袁紹向北擴張勢力,袁術則向南擴張。而曹操秉持“人不動我我不動人”的原則,牢牢把握著司州和徐州。
正是由於皇室的不作為,黃巾軍殘部在青州地區滋事鬧事,不僅在青州迅速壯大,甚至開始攻打相鄰的兗州。而兗州又恰好位於司州和徐州之間,這正中曹操和秦毅的心意——他們早已覬覦兗州已久。如今黃巾軍的作亂,給他們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等到七月份時,黃巾軍已佔領了兗州的多個縣城。秦毅意識到,出兵的時機已經成熟,如果再拖延下去就不太合適了。
此時的兗州刺史劉岱處境艱難,他在先前對抗橋瑁的過程中損失慘重,根本無力抵抗黃巾軍的攻勢。而黃巾軍憑藉著青州和兗州兩州的地盤,已發展到二十多萬人,且人數仍在持續增長。
青州和兗州本就貧困不堪,加之戰亂不斷和黃巾軍作亂,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在這種情況下,曹操進京請命,聯合秦毅共同上書,請求朝廷批准出兵平息兗州的叛亂。
而兗州刺史劉岱對此亦是束手無策,他現有的兵力根本擋不住黃巾軍的進攻,不僅抵擋不住,還屢戰屢敗,失守數縣,導致民心浮動,軍心也隨之潰散。
這時曹操提出的出兵請求,無論是從哪個角度講,都讓人無法拒絕。於是,在秦毅和曹操的率領下,司州的軍隊先行出發,徐州則由曹仁領軍同行;濟北相鮑信聞訊後,也率軍自濟北出發,三路大軍齊頭並進,直指兗州北部的黃巾軍。
此時的黃巾軍已頗具規模,戰鬥力絲毫不遜於當年張角等人。然而,在秦毅的授意下,三路大軍均推遲了兩天三出發,儘管大家都不知道原因,但秦毅說什麼,他們就做什麼,已經成為習慣,也不會去追問緣由。
就在秦毅命令下的那幾天延遲期間,青州黃巾軍將領徐和與兗州將領司馬俱聯手,對兗州刺史劉岱的主力部隊發起了進攻。
原本劉岱手下有四萬多兵馬,但在與橋瑁的較量中損失慘重,現今只剩兩萬餘人。面對兗州和青州黃巾軍的同時進攻,這點兵力如同杯水車薪。
兵力相差十倍有餘,光憑戰力已無法挽回劣勢,即便黃巾軍用人海戰術,也能將他們淹沒。當兗州城北被重重包圍的訊息傳來後,秦毅才下令三路大軍出擊。
曹操聰明絕頂,自然明白秦毅的真實意圖:他打算藉助兗州和青州的黃巾軍之力,消滅兗州刺史劉岱。
因為兗州地處司州和徐州之間,戰略位置對他們兩人至關重要。此前,曹操和秦毅曾試圖說服劉岱合作,但都被劉岱婉拒,他表示只想安安穩穩過日子。
吃了閉門羹的曹操和秦毅明白,在這亂世之中,無人能夠置身事外。更何況,他們倆本來就不是什麼善茬。既然沒法透過正常手段達成合作,那麼只能另闢蹊徑。
被圍困的劉岱驚恐不已,派出兩百名精銳突圍求援,企圖聯絡曹操和秦毅。然而,這兩百名精銳根本無法突出重圍,剛突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