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3章 祖孫三人薅羊毛,前世被家暴虐殺,重生七零徹底黑化,枝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既然來了縣城,許瑤也不能空著手回去,她專門去了趟書店,縣裡的書店可比小鎮裡的書刊內容豐富多了,光是書架就有四五列,她像是掉進了新世界,其中有本名為《外國文藝》的雜誌,裡面介紹了勞倫斯、薩德、川端康成等國際知名作家。

這些當代西方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她從未涉獵過。

只記得曾經聽過一位知名作家在接受採訪時給出的感慨,每位中國當代作家的背後都站著一位西方作家。

在政治變革後,國內的文學作品相對保守,而西方文學在這一時期更加前衛,很多青年作家的都是靠閱讀外國作品汲取養分,形成了自己的寫作風格。

這本《外國文藝》要是放到京都這些文化領域更知名的城市肯定早就被搶購走了,哪會輪得到許瑤。

她如獲至寶,將這本雜誌,以及自己淘到的感興趣的書全部打包起來,當然也沒忘記給軍子帶他鐘愛的小人書。

一摞書總共花了七塊錢,價格要比在鎮上買書貴不少,可也甘之如飴。

從書店出來,許瑤坐上車,跟著顧城一起去了肉聯廠。

顧城幹採購的活兒,要弄清收肉價,縣城的肉聯廠沒少跑,門衛都認識他,熟悉地打了聲招呼,顧城也不忘把買來的一盒“紅梅”從窗戶給他塞進去:“王哥,我來拉羊皮!”

許瑤參加文學創作班的功夫,顧城已經在肉聯廠跑好了關係,收購價談到了十三塊錢一張,能以這個價格收購已經很便宜了。

這個年代的羊皮算是個稀罕貨,不少人會拿它做成皮大衣,皮鞋,舒適又保暖,所以羊皮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平時從養羊的農戶手裡,最高三十元一張也大有人要。

也就是肉聯廠要肉不要皮,那麼多血呼啦擦的皮子囤在庫房裡佔地方,就算叫羊皮販子來收一次也就頂多收個十來張,根本起不了什麼大用,還得開關庫房登記,廠裡庫管嫌麻煩,這才叫許瑤和顧城撿了個便宜。

許瑤拿出500塊的起始資金,再加上顧城的800塊,一共1300塊,兩人從庫房裡挑揀皮樣好些的,一共收了一百張羊皮把整個農用車車廂後面裝得滿滿的。

好不容易攢起來的錢就這麼沒了,多少還是有些肉痛。

但是許瑤算過一筆賬,每張羊皮產絨量在一斤左右,一百張了話羊絨產量就該在一百斤上下,按照羊絨市場收購價,一斤羊絨能賣到200~300元,一百斤了話就是兩千到三千元,刨去兩人的成本,一趟純利潤至少得賺一千左右。

這還不算採完絨的羊皮還能再次銷售,賣給皮革廠或者是羊皮販子,價格或許會便宜些,但最低也跟肉聯廠的收貨價一樣。一來一往,就等於純收入兩千到三千塊。

這只是一趟的收入,要是多跑幾趟,用不了多久,許瑤就能成為萬元戶,脫貧暴富。

這麼一算,現在捨出去的五百塊就沒那麼肉痛了。

只是投機倒把不好叫外人知道,許瑤家裡人多嘴雜,羊皮拉回來就沒往下放。顧城先把她送回家,原封不動拉著一車羊皮離開。

兩人回來的路上已經商量好了,等顧城下鄉採購時僱些不認識的村民來薅羊絨。

但叫人沒想到的是,這件事千瞞萬瞞還是被顧城奶奶知道了,原因無他,顧城身上沾染的羊羶氣被聞出來了。

山羊身上味重,兩個人進庫房翻羊皮的時候也受了會兒罪,不過待的時間久,賺錢的激情又叫他們把這件事兒拋在腦後,裹得一身羊羶味出來,自己習慣了還不知道,旁人一聞就聞出來了。

她老人家先是把顧城罵了一通,放著好好的穩定工作不幹,做這種投機倒把的營生。

可羊皮已經弄回來了,要是不倒手賣出去家底都得賠光,得知顧城還打算拉著那一車羊皮去鄉下僱人薅羊絨,顧城奶奶不幹了,擼起袖子叱道:“這麼個活兒還用找旁人,你把貨卸在院子裡我給你薅!”

顧城還不知道自己奶奶有這種本事,與其找外人當然是自家人穩妥了,趕緊把車裡的羊皮弄進院裡,大半夜祖孫三人不睡覺,開始連夜薅起了羊毛,而這件事遠在紅星村的許瑤根本不知道。

她回來就已經晚了,在院裡跟已經躺下的趙春蘭說了一聲,叫她別擔心。隨後自己接了一桶熱水進屋,將拉羊皮時身上沾染的腥汙全都洗掉,冬天洗澡,就算家裡生著爐子也是件折磨人的事情。

許瑤飛快的洗完澡就趕緊鑽進被子裡,冬天被子裡也是涼的,好在提早往裡面塞了熱水瓶,才好受些,不然上下牙打架,真能把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1945超能力建設秘密基地

雯織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