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一首《送別》,知交半零落
恰不起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2章 一首《送別》,知交半零落,說我寫歌不行,你看看歌手什麼水平?,恰不起飯,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麥克風入手。
蕭辰衝著臺下觀眾微微一笑。
如此重要時刻唱歌,絕對是古今第一人。
這就好比皇帝泰山封禪的時候,突然跳了一支舞。
你說多炸裂?
“看著吧,他會把自己毀了的。”
“他這是自尋死路啊!”
“唱不好就是禮崩樂壞。”
“這樣會不會讓外國人看笑話?”
李墨突然擔心起來。
如果蕭辰的歌不行,恐怕猶如華國威嚴。
畢竟現在是龍虎山冊封儀式。
“沒辦法,這是他自己選的。”孔運道。
他們不想蕭辰成為“天下師”,不過他們也不希望華國丟臉。
一來,這是每個華國人的家國情懷。
二來,公然讓蕭辰丟這麼大的臉,這是在和大首長作對。
除非他們嫌命長,否則都不會希望蕭辰太過出醜。
想通關鍵之後,其餘幾人背後都滲出冷汗。
剛才一激動,把這事兒給忘了。
此刻,他們的心情極為複雜。
不管蕭辰表現如何,似乎對他們都沒好處。
現場響起一陣舒緩的音樂。
這是蕭辰在隨身碟裡存的伴奏。
接著,蕭辰便唱了起來。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
歌聲一出。
全場皆驚。
尤其是李墨等人。
沒有人比他們更震驚。
這首歌詞,已然達到甚至超越了絕大多數詩歌的程度。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李墨口中喃喃自語:“他是怎麼寫出這些詞的?”
他的眼神不復剛才凌厲,這一瞬間,彷彿整個人都衰老了十幾歲。
直到此刻他才明白。
自己錯了!
而且大錯特錯。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一山更有一山高。
他竟然十分狂妄地以為,自己的詩詞便是頂尖。
結果……
打臉了!
事實證明,蕭辰真的樣樣精通。
“他才多大啊!為什麼能精通這麼多東西?”
孔運的心境也產生了變化。
他們這個年紀才有如此成就,可蕭辰才二十幾歲啊!
如果再過個四十年,五十年,那蕭辰又會給這個世界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饒是敵人,孔運等人也不免想到這些。
和他們不同。
觀眾不一定都懂現代文學。
“有沒有人解釋一下,這首歌很強嗎?”
“歌曲是真的好聽,但是能打敗剛才那首嗎?”
“不懂就問,蕭老師的這首歌詞是什麼水平?”
“比起蕭老師,我更喜歡李墨,因為蕭老師寫的東西,老師都要求背。”
……
現場觀眾也都帶著疑問。
一位距離李墨很近的觀眾問道:“我能不能問下,這歌詞是什麼水平?”
聞言,李墨突然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說比自己的強,似乎都在侮辱這件偉大的作品。
沉思片刻,李墨滿臉認真道:“如果這首歌詞是我寫的,就算讓我死也願意!”
這句話,被鏡頭一字不落地拍了進去。
光聽前面幾句,就讓文學巨匠李墨有這樣的覺悟。
就算不懂現代文學的人,在心裡也有了個大概的猜測。
李墨閉上眼睛,讓自己完全沉浸在歌曲的世界裡。
正如蕭辰剛才說的那樣。
他的東西,寫出來優美,唱出來更優美。
蕭辰唇角一勾。
這首歌叫《送別》,是1915年的歌曲。
歷經一百多年的時代變革,在現代社會依舊經久不衰。
他的歌詞有很高的文學造詣。
這一段歌詞,主要在刻畫一個即將離別的場景。
以第三人稱的角度,去敘述好友將要遠行,並從不同的角度為送別打下烙印。
用景抒情的藝術創作手段,讓整首歌擁有濃郁的抒情性質,並且有著很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