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愛芭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1章 慕名前往,再婚的幸福你不懂,夏雨愛芭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鄧支書命裡估計帶著天廚星,從生火做飯,到菜煮熟端上桌,沒用多少時間就能開吃。

鄧支書給每個人滿上了一杯酒,四個人就開始吃將起來。那個時候,酒駕還沒有那麼嚴格。

鍾祥說:“我要開車,不敢喝。”

鄧支書說:“你喝一斤酒,開車出到外面,酒氣也過去了。再說了,等下吃飽飯,再喝回兩盅油茶,酒味就沒了,你還憂有酒氣?而且這天高皇帝遠的地方,交警們就是閒得蛋疼,也不會來這山旮旯裡執法。”

覃主任說:“你放心喝好了,沒警察攔車的。”

鍾祥就被說動心了。他嚐了一口鄧支書煮出的山珍,覺得野生竹鼠拌著豬肉一起燜確實是燜得香,就客隨主便,喝起酒來。

李陽酒量不行,但是也拗不過鄧支書和覃主任的熱情,他只能陪喝一杯酒,反正總量控制,多了他不敢喝。

李陽跟鍾祥是臭味相投的人,每次他倆外出遊玩,除了散心看風景,另外就是想查訪風水,以驗證自己的眼光和水平。但這個目的不能說穿,只有他倆知道。

領導幹部嘛,哪能信這些東西呢,凡玄學類的東西,都是少對外說為妙,自己懂就好,最多也是圈內人懂。這就是“有些東西能做不能說的,有的東西能說不能做的”區別。

他倆對於第二個目的,常常是在與人交談中,有意無意的透過交流套出他們想要的結果。

對於工作上的事,李陽跟鄧支書和覃主任沒什麼可以多聊的,因為村裡的工作由鄉里管著呢,而且說得更具體點的話,是由包三會村委的鄉政府裡的某個包村工作組負責,李陽和鍾祥不宜多插手和過問。

既然公事沒有多少可以聊,那自然就聊些民俗和傳統的話題了。李陽就問鄧支書:“三會村委這幾個自然村,哪個村出的人才多?”

鄧支書和覃主任就向李陽和鍾祥介紹了幾個村的情況,說:“如果說當官當得大,那就是我這個村,我這個自然村,現在有個在職的正處級幹部,在桂林市,準備退休了。”

鍾祥聽了說:“當到正處算可以了,正縣級了,七品了。”

鄧支書繼續說:“如果說出人才多,那就是鳳凰窩,那個小小的村子,全村常住人口也就六十來人,但是市、縣兩級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就夠一桌,而且教師、醫生都有。”

李陽因為當幹部股股長時經常要輸入和更新《幹部任免審批表》,對縣管幹部比較熟悉,他聽了鄧支書的話後就來了興致:“哦?那縣裡哪個幹部或領導是鳳凰窩的?”

鄧支書就說:“縣裡人民醫院的院長何丹就是鳳凰窩的呀,你們不認識?”

鍾祥說:“何丹是這個村委的呀,認識呀。在她在富足鎮工作時我們就認識了。”

李陽問:“那個村子這麼少人,就出這麼多人才,按農村的說法,是不是風水很好啊?”

覃主任說:“不知道啊,反正他們村這幾代人都是很厲害的,領國家工資的人很多。感覺他們的腦子比較靈活。”

鍾祥又問:“那其他的幾個村子還有什麼人才嗎?”

鄧支書看著覃主任,思考了幾秒後說道:“好像其他村子就沒出什麼人才了,對吧?好像就是有個把人當老師而已了。”

鍾祥說:“既然這樣,那我們這麼遠的路都走進來了,是有點想到那個村子看看,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一個小村莊,就出這麼多人才,真是山窩窩裡出鳳凰嗎?”

覃主任說:“你們想去鳳凰窩的話,等下吃飽飯,我們可以用摩托車搭你們上去看看啊。”

鍾祥聽了問道:“用摩托車搭?不通車嗎?”

覃主任說:“通車,但是還沒鋪設水泥路,坐摩托車好點,不遠的,開摩托車十多分鐘就到了。”

鍾祥問李陽:“那我們去不去?”

李陽一向對人傑地靈的地方都是很感興趣的,當即就說:“去吧,反正下午還有時間,不妨去看看。大不了晚點回到家。”說完他對覃主任誇讚道,“沒想到,你們三會村委這麼人傑地靈啊。這麼邊遠的地方,居然有這麼多人才。真是不敢小看。”

覃主任和鄧支書聽到誇獎,心裡也開心。山裡人就是這樣,被縣裡的幹部肯定和讚美,自己就有榮譽感。

覃主任笑呵呵的說:“不急不急,吃飽休息一下我們搭你上去看看。”

鄧支書說:“以前那個‘三花尋夢’的景點的女主角何豔,就是鳳凰窩的呀。認識不?”他見鍾祥年長,就問鍾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柱斑】錯誤時代之【沉睡的易卜劣斯】

南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