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德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1章 自願弄瞎,盜墓:下九流,三四德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半截李的這個推斷,源於過去半年他在郭師傅那裡學習技藝的經歷。”
“儘管郭師傅是個騙子,但他還是向半截李傳授了一些基礎理論知識。”
“如果蒙古人真的把這片山谷當作製造暗器機關的地點,那就意味著每日會有大量的人員和兵馬踏入此地。”
“建設所需的木材、石材、生鐵等材料,都需要從外部運輸進來。”
“製成的成品之後,又要依靠車馬運送到皇陵所在之處。”
“如果兩地相隔太遠,首先行動起來聲勢大、目標明顯,其次安全性不高,路途遙遠變數更多。”
“因此,半截李作出這樣的判斷,即皇陵的位置應該離這個山谷不太遠。”
“不過,這也已經是他的學識所能達到的極限了。更高深的盜墓學問,例如定位穴位之類的,半截李是一竅不通的。”
“當被問及這個問題時,察勒該毫不猶豫地回應:皇陵的具體位置是秘密,參與山谷勞作的人是不可能得知的。當然也有特殊情況,每當一批成品完成後需送往皇陵時,山谷中便會挑選一部分人出來押送。”
“大家都知道修築皇陵是多麼殘酷的一件事,察勒該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
“負責運送材料到達山谷的人,跟最終押送成品前往皇陵的人,並非同一撥。”
“而那些押送貨物去皇陵的人,他們的結局可想而知!”
聽眾們聽了這番話,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成吉思汗陵墓的位置一直保持著極高的神秘性,直至今日尚未被發現。
這意味著,在建造皇陵的過程中,保密工作做得極為嚴密!
那些負責押送貨物到皇陵的人,唯一可預見的命運就是死亡!
當時的蒙古人民,無論是軍人還是平民,都對成吉思汗懷有極度的崇拜與忠誠。
然而,對於這樣一個註定赴死的任務,不知那些被選中的人又會作何感想?
帶著這樣的疑問,聽眾們繼續傾聽張臨接下來講述的故事。
“半截李雖然涉世未深,但他清楚得很,每一撥被選中押送的人,基本上是有去無回。”
“因此他好奇地問道:這些押送人員是如何挑選出來的?是靠抽籤決定嗎?”
“誰知察勒該冷哼一聲答道:抽籤?我大汗的臣民豈能用這種方式來選拔?每個人都將押送皇陵貨物視為榮譽!根本無需抽籤,每個人都爭先恐後地想去!”
對此回答,半截李不由得全身顫抖,他實在無法想象,在何種極端的精神狀態下,人們竟會爭搶著去赴死,並視之為一種榮譽。
那一晚,草原上的寒風吹拂,半截李周身僵硬,也不知是寒冷所致還是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緊接著,他想到一個問題:那些前往皇陵的人無比忠誠,都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去執行任務的。
他們必定知曉皇陵的位置,那麼如何確保他們在臨死前不會洩露這一機密呢?
於是,半截李問道:“這些押送貨物的人既然瞭解皇陵的位置,那又該如何保證他們在死之前不會向外透露呢?”
聽到這個問題,察勒該臉上露出更為殘忍的笑容,他笑著說:“瞭解皇陵位置?這些人根本不可能知道皇陵的確切位置!他們在出發前,都會用生漆塗抹雙眼!”
此刻,所有聽到這裡的觀眾都感到背脊發涼。
用生漆塗抹眼睛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失明!
因此,這些人根本不可能得知皇陵的真實位置。
因為在出發前,他們就已經變成了瞎子!
這般慘無人道且喪盡天良的做法,從察勒該口中說出卻像是稀鬆平常之事。
許多觀眾因其自稱為成吉思汗後裔的身份,不禁將這種感受代入到歷史情境之中。
腦中浮現出一位殘忍的蒙古君主形象——為了保證自己安息之地不受打擾,竟讓每一位前往皇陵的人都主動弄瞎自己的眼睛!
更為重要的是,這些人竟然是自願的!
尹南鳳一邊搖頭一邊反駁:“這不可能!沒人會自願弄瞎自己!”
“生漆塗抹眼睛的那種劇痛,普通人根本無法承受,甚至比遭受烈火焚燒還要痛苦萬倍!”
張月山也為這種極端的保密手段感到震驚不已,他連聲道:“其實也不難理解,你還不明白嗎?”
“掌權者哪裡會關心這些人的生死,即便他們並非自願,上報上去也都會變成自願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